土地流转让农民“脱地”享实惠(图)
人民网湖北石首4月1日电石首市久合垸乡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底子薄,却有着“葡萄之乡”的美名。这是该乡通过土地整治和土地流转,打造1000亩葡萄基地,发展现代农业。这不仅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的土地租赁收入和务工收入,而且使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脱地”后的实惠。
久合垸乡地理位置偏僻,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全乡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殷家洲村就是该乡17个村中的其中一个村,这个村一直有件烦心事,全村只有不到2600亩耕地,确有一处近500亩的坟地和荒地。2010年9月土地整治项目动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土地平整,近400座坟3天之内全部迁出,昔日的500亩坟地和荒地被改造成田成块、路成方,便于机械化操作的高产良田。据石首市久合垸殷家洲村书记王永涛介绍,“现在看到的这个葡萄园,过去是低产农田,有洼地、鱼池、零星户,土地等级差,农民都不愿种。”
据悉,土地整治后久合垸乡通过招商,成功引进了石首市龙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殷家洲村建1000亩精品葡萄园,每亩平收入在2万元以上。目前,葡萄园面积达到了600亩。
今年46岁的黄立平是殷家洲村11组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把7亩地的经营权转给了葡萄园,葡萄园按国家标准补偿600元一亩的稻谷价返钱给他。同时,通过劳务协议他和妻子都在园区工作,一年每人收入3万元。
据悉,村委会共与6个组168个农户签订了1000亩的土地有偿流转协议。而像黄立平这样的劳务工在葡萄园区有200人。在这里打工的农户,在高峰期达到120人左右,平时就是60人到80人左右,一般的普工每月工资接近2000元。
他讲到:“以前我的7亩地,一亩地大概也只赚个一千块钱左右。现在,我把这几亩地转给葡萄园,这样一来,我一不干活,二不投工投劳,纯利润差不多接近800块钱一亩。同时,我照常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两相对比起来,还是有天壤之别。比单纯种那几亩地要好得多,也是双层效益,我认为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事。”
村书记王永涛讲到:“村里的土地流转,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惠,也给村集体带来了收益。”
据了解,石首市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高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就业率。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正好满足了农村多余人口就业的需求,不仅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社会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副业收入。(郑青)
(原标题:石首久合垸:土地流转让农民“脱地”享实惠)
库伦旗:土地流转促农增收 特色农业助农致富
三亚崖州区破解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三过”问题 为农村土地“增肥”让集体经济“增收”
土右旗:“土地银行”促土地 增效农民增收
繁昌区:土地流转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关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
土地流转之后还需做好“绣花功夫”
松溪:田间“亿万资产”的盘活“秘籍”
卫辉市唐庄镇十里沟还未开发的荒沟 ...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