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新:土地流转破题
在菜场的相遇是丁燕和与清远市清新县三坑镇农办干部杨鉴联的头部次见面。丁指着一大片开阔整齐的菜地说,“我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每块田都三尖八角,现在你看,整整齐齐的,耕种起来方便很多。”
在去年开春的时候,来自佛山南海的丁燕和以每亩800元/年的价格承包了村子里的200亩耕地,创办了和丰菜场。自此之后,每天早上7点,30多个湴塘村村民便会准时来到他的菜场忙碌,用劳动来换取收入。
三坑镇是广东省土地流转两大试点之一,资金实力雄厚的老板把分散的土地租到之后,用大型的农耕机械把它们整合起来,在上面种植蔬菜、香蕉等经济作物。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像一股活水。”三坑镇农办主任黄启芳说,“村民都愿意把剩下的耕地流转出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有效配套措施,政府和民间也缺少快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两个试点的土地流转仍处于自发阶段,流转形式单一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除了土地承包款之外,我每个月给工人的工资就要将近7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流进了当地村民的腰包。”丁燕和说,“蕞近的土地流转有政策出来,说是自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民,也可能获得政府给予的补偿。”
丁燕和说的“土地流转”政策是指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正式发布后,广东省农业厅在高要市蚬岗镇南村、清新县三坑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试点工作。
“我刚来这里种菜时也以为政府会给我一些补贴。”丁燕和之所以选择到这里办菜场,主要是看中了清新县是广东省16个重点扶贫县之一,会有优惠政策,“但到现在为止,我在这里都没拿到一分钱。”
自从在湴塘村开办菜场以来,他就不时要为资金问题烦恼。在过去的一年,他在自己的新菜场投入了将近70万元,但由于菜价下跌、连遇暴雨等因素,整个2008年他都在亏本。
三坑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本来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湴塘村大部分村民也都将土地租赁给了丁燕和公司,不少人还到菜场打工。丁燕和出钱请村民们平整菜场,又把田里的水利设施彻底修了一遍,以便灌溉。
“花这些钱本来不是问题,可是如果县里能给我补助一点,我的负担就不用这么重。”丁燕和苦笑道,“在我们南海的土地流转试点,每亩补助200元/年。而在这里,我都不知道该跟哪个政府部门申请,也没人来找过我。”
“我们以前缺乏沟通。”杨鉴联说,“补贴的事我们会和菜场合拟一份报告交到县里,但我们清新的经济不比南海,只能尽量争取。”
现在,丁燕和把希望寄托在新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上,他问:“我们这里是土地流转试点。会不会也给我的菜场一些优惠?如果一直让我这样亏下去,那我快撑不下去了。”
“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省里土地流转的试点,”直到现在,每当说起试点问题,身为三坑镇农办干部的杨鉴联仍禁不住一脸的困惑,“市农业局没跟我们打过招呼,我们还是看了《清远日报》上的新闻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实际上向两个试点地下达通知的时间是是去年8月4日。”高要市农业局局长冼树聪透露,“而在当年4月份,广东省农业厅经管处在高要、清新等地调研时,就已经对两地土地流转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
与三坑镇干部看了当地党报才知道成为试点的遭遇类似,已按自己的方式流转土地达14年之久的高要市蚬岗镇南村村民,也是去年10月才在电视新闻中获知自己的村庄成为“省里试点”的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广东省农业厅8月4日下发的通知到达肇庆市、清远市、高要市农业局、清新县科技和农业局,而以上单位并没有向成为试点的乡镇传达。这让不少乡镇干部和村民大有“天上掉下个试点村”之感。
即使村民们都不太明白国家和省里所说的“土地流转”是怎么回事,可是大家都争着把地租出去。因为土地得以流转,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以前三坑镇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土地流转后达到1万多元。
“前几年我到外面的工厂去找工作,可是由于年龄大、没文化,没人肯收。”年近40岁的清新县三坑镇湴塘村的成木姐一边往丁燕和的菜地里浇洒肥料,一边说,“在菜场工作很好,不但每个星期可以休息一天,还能照顾到家里。”她对自己每天30元报酬的工作感到满意。
就在湴塘村几乎将全村220亩耕地全部出租的2008年,三坑镇共有200多户农民将600亩土地流转了出去,让这个地处清远西边的小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000亩,占其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根据清远市农业局官员透露,清新县三坑镇土地流转试点时间从2008年8月开始,至2009年8月结束。如今为期一年的试点期已过大半,三坑镇村民在享受到其中好处的同时,对“土地流转”这个新鲜名词仍不太感冒。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率先起步,广东农村土地的流转改革一直领先全国。此前的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组织的佛山“南海模式”,已成为全国多个地方土地流转制度的“蓝本”。截至2007年12月底,广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422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14.4%。
而在新一轮的土地流转试点计划规定,土地流转受让方经原承包方同意后,可以对以转包、出租方式取得的土地再流转;以转让、互换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以直接再流转。这是为了克服在以前的土地流转过程中相互的流转形式单一、流转进度慢、流转行为不够规范和土地荒废较明显等问题。
但据记者观察,无论是南村还是三坑镇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更青睐于自己一贯用的出租土地的方式为自己增加收入,流转形式单一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宣传不到位,在试点村镇,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不知道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即将出台。根据农业厅解释,《意见》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农民,将给予补偿、补助,这些农民如迁入城镇定居,将享受与迁入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保障。
但村民们仍把土地看做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一家三口把地卖了,以后的收入来源就断了。”湴塘村原支部书记朱荣辉说,“但如果他们把耕地全都出租,每年就会有2000多元的收入。”
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湴塘村的200多亩耕地得以顺利地出租,而在目前,无论是三坑镇还是南岗村,集体出租土地一般由其所在的村委会牵头。
而省里则有另外的想法。广东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耿静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在条件成熟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为流转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制定土地流转指导价。”
在试点确立之初,指导政策出台的决策单位与乡镇基层就没有充分的沟通,如今半年过去,双方在业务上的往来也是一片空白,这直接造成了基层干部和普通村民对土地流转新政的理解不够深刻,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根据三坑镇农业办的工作人员透露,自从成为试点以来,只有县农业局到过当地调研,省市一级农业官员和其他兄弟乡镇农办干部极少到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p
全国政协委员刘昕:推进种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疫苗、脱贫攻坚、冬奥会…全国政协对这些问题都作出了回应
2021年养老金将迎第17连涨,专家:涨幅应适当高于物价上涨水平
稀土永磁板块全线拉升,工信部:竞相压价让中国稀土卖出“土”的价格
划重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基期轮换后CPI开年首月转负,机票价格同比大跌33.2%
北京三批次土拍收官:总出让金达500.3亿元,热度稍有回暖,中海成蕞大赢家
中海年内斥资286亿在北京买地,入市项目已贡献超90亿元业绩
多城力推“带押过户”:二手房交易成本直降,缩短交易周期
房企“金九”猛促销:将售楼处开到菜市场,卖一套房重奖中介200万
青岛再度调整楼市政策后:带看、挂牌量增多,但成交却保持平稳
广州二手房挂牌量接近12万套,首套房贷利率为近10年低位
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利路19号远洋明珠大厦4楼
传真时代财经事业部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利路19号远洋明珠大厦4楼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29号世纪豪庭大厦29A2
传真北京分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4号楼1305-1309室
传线上海分公司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588号虹桥绿谷广场B座3A10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