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化干戈为玉帛——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老”调解枫桥经验新模式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化干戈为玉帛——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老”调解枫桥经验新模式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一半以上,具有“八排二十四冲”之称。“瑶老”是排瑶人民对管理瑶寨对内、对外各项事务的老人的尊称。旧时,瑶老们经常跋山涉水走家入户调解审理山林土地和水利纠纷、人身伤害等案件,但分文不取,若擅自收取费用或偏袒一方,则随时会被罢免,“瑶老制”的雏形便源自于此。瑶老们按照瑶族习惯法坚持平等对待、公平处理,而且不收酬劳,真正体现为民奉献、廉洁奉公的精神。
基于“瑶老”们长期形成的这种德高望重、热心为民、公平公正的形象和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便考虑将“瑶老”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
2021年4月21日,镇调委会介入调解涡水镇必坑村西岭电站林地林木损坏赔偿纠纷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县财政固定划拨50万元作为人民调解经费,采取底薪+“以案定补”的方式,提高全县各村(居)“瑶老”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报酬。
二是加强考核培训,强化司法行政部门管理指导职能,定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检查,结合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由律师定期对“瑶老”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法治专业化。
三是采取“瑶老”机制辐射汉村瑶寨的模式,将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在各汉区村落选任德高望重、为人正派的群众担任调解员,广泛推广“瑶老”调解模式。
寨岗镇新寨村石洋坑小组与新寨村马流带小组之间的山林土地纠纷案例
四是整合资源提高工作实效,在全县范围内首先探索建立村、镇、县三级的“1+1+N”社会矛盾调解模式。该模式是指各村(居)委会的1个人民调解员+各镇司法所(综治办)1个工作人员+党委中心驻室值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法律顾问、驻村干警等共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五是采用“党组织+瑶老+先生公”的模式,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思想引领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动提升作用,利用“瑶老”调解员、“先生公”的基层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大榕树下小讲堂等方式,在基层广泛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升群众政治意识,不断巩固党的基层基础。
三、“瑶老”调解模式下的社会治理成效
自2014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老”人民调解组织成立至2020年底,共受理民事纠纷4973件,调解成功4925件,调解成功率99%,及时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2021年3月27日香坪司法所长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瑶塘公湾山林权属争议纠纷现场
(二)“瑶老”调解模式获得的荣誉
2016年“瑶老”人民调解工作入选人民网“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2017年三排镇“瑶老”调解员唐者三同志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20年大麦山镇“瑶老”调解员盘六斤同志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等荣誉。
(供稿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司法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