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区驻清远连州星子镇工作队推动当地玉竹产业规模化发展
星子镇玉竹种植户喜获丰收。受访单位供图
加工后的玉竹产品。受访单位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黄埔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自进驻清远市连州市星子镇以来,充分发挥黄埔区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升星子镇玉竹产品质量,挖掘玉竹产品附加值,推动玉竹产业规模化发展,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2年,星子镇玉竹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年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
工作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星子镇虽有玉竹加工厂或家庭作坊,但从业者品牌意识差,产品大多是粗加工的,质量标准不统一、附加值低,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为促进产业增产增效、种植户增收,工作队积极谋划组织种植大户、相关农户参与种植和加工培训,邀请广东省农科院专家多次到星子镇授课指导。种植户经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玉竹选种、日常管护知识,以及采收技巧、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2021年,采用新种植技术后,星子镇的玉竹成活率和产量得到了较高保障,成活率提高了50%,平均亩产量达9000斤。
同时,工作队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积极开拓增收致富的新路径,着力推动广东省农科院与星子镇玉竹企业合作开展深加工研发,将玉竹制成可直接食用的产品。目前已研发出玉竹糕、玉竹饮料等富有特色的新产品,预计明年可投入市场,有望让当地玉竹产业的经济效益翻番。
工作队积极配合星子镇党委政府,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解决了种植技术和销路两大难题。公司(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农户负责种植、管护。农户采收玉竹后,由公司(合作社)统一收购。
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村民嗅到商机,回村种上了玉竹,办起了玉竹加工厂,成为新一代玉竹种植户或玉竹企业负责人。目前,星子镇已有渐成规模的8家玉竹企业,同时打造了东红、马水、昌黎、联西、新村等千亩玉竹种植基地,持续吸引村民入社,推动各村抱团发展。
在种植和采挖高峰期,8家玉竹企业以及种植大户会招人到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务工,用工规模一度达600余人。当地村民可在家门口就业,务工与顾家两不误。此外,星子镇有5户党员家庭联合村民开起了小型家庭加工坊,依靠“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村民抱团发展。
为拓宽玉竹销路,全力保障玉竹丰产又增收,星子镇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和工作队的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搭建农产品购销平台,利用产销对接、推介展示、营销推广和线上线下平台融合,让玉竹走进大湾区市场,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食。
工作队帮助和引导玉竹企业和种植大户在助农电销平台注册,吸引批发、零售新客,并逐步和“线上客户”做成“线下朋友”,邀请广州等地的药企客户前往玉竹种植基地参观,加深与药企客户的链接和互动。同时依托当地各物流公司,保障玉竹迅速出镇出市。目前,各企业及种植大户仓库基本实现成品一出即出货的销存管理,无库存积压情况。
此外,工作队驻镇以来,在星子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队内金融助理专业优势,联动农行连州市分行对星子镇的玉竹企业、种植大户、农户在扩大种植面积、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农行连州市分行累计发放惠农贷款超433万元。同时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力推广农行掌上银行等数字惠农金融产品。
如何让一片农用地变成生机勃勃的玉竹园?星子镇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长出“金”玉竹。
在星子镇党委政府以及工作队的鼓励和推动下,玉竹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撂荒田地。同时引入社会资本盘活村民们的零碎土地,变零碎种植为连片规模化种植。
在冲头村,种植大户黄建伟把村民闲置的600亩土地流转过来种植玉竹,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收入,还有玉竹基地务工收入。在黄建伟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村民尝试种起了玉竹。今年,冲头村的玉竹种植面积突破了1000亩。
星子镇的玉竹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不少湖南省郴州市的村民慕名而来,收购大量玉竹种回去种植。星子镇的玉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做大做强的玉竹产业所释放的规模化效应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