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亿级×3、五十亿级×2……清远该园区这样做好与大湾区的“联名”
近日,清新区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暨广东粤检消防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动工仪式,在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清远经开区)禾云片区举行。现场共计23个项目集中签约、14个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超100亿元,其中不乏从珠三角产业转移来的重点项目以及“链主”企业引领带动而来的新增项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上半年,清远经开区有哪些发展亮点?作为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组成园区之一,清远经开区如何做好承接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与其他园区形成有序竞争、错位发展的新局面?近日,清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温俭良接受了清远日报专访。
温俭良表示,清远经开区紧紧围绕清新聚焦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优选地”的目标,积极探索“湾区总部+清新基地”“湾区研发+清新制造”的发展模式,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项目转移,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链主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制鞋、食品加工、新材料“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推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管委会将重点聚焦招商引资、平台建设、企业服务,全面提升园区的竞争力、承载力、吸引力。
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温俭良。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今年以来清远经开区不断在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上下功夫。”温俭良用一组数据印证园区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方面所做的努力:今年上半年,清远经开区新增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约15.78亿元,其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8个,协议总投资约8.9亿元;签订框架协议项目7个,意向总投资约57亿元。
在全市大招商的格局下,清远经开区用好用足清远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政策,瞄准产业转移以及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以“链主”招引和发挥特色基地资源两大优势,吸引更多符合园区主导产业规划的重点项目落地。当前,清远经开区已形成“3+1”主导产业布局,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先进材料、轻工纺织与制鞋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
在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领域,海大集团是落户清远经开区的龙头企业。企业按照“千亩园区、百亿产值”全产业链产业园目标,在清远经开区南部重点围绕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工业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养殖、工业加工的全产业生产模式,引进农业生物科技企业,推动产业延链、强链。在清远经开区北部,依托禾云片区的清远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作用,打造清远鸡等全产业特色产业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助力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建设。
龙头发力,“链主”招引。清新区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现场,落户清远经开区的粤检消防产品检测中心项目便是“链主”招引的典型案例。与该项目一并签约入驻的还有11家消防应急器材制造企业,作为重要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将与粤检消防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发展全产业链条,向打造华南地区首个消防应急产业园迈进。
“清远经开区还将继续擦亮两个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温俭良介绍,两大金字招牌分别是中信漂染基地和龙湾电镀基地。前者是目前粤北蕞大的纺织漂染(洗水)生产中心,后者是省环保厅定点电镀基地。
具体来看,清远经开区将围绕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平台资源,做好产业有序转移的承接。一方面,依托中信漂染基地建设现代纺织产业园,做好广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延伸漂染基地产业链,与其他园区形成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依托龙湾电镀基地,以敏实汽车零部件、金钟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品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为基础,围绕现有的乘用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积极引入上下游生产企业,打造乘用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加快园区2.0建设释放发展新动能
作为由省重点支持建设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清远市主平台由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冈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经开区(清新产业园)三个园区组成。其中,清远经开区既肩负着重任,也面临着挑战。
“要紧紧抓住省级园区平台建设的支持政策,着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温俭良表示,清远经开区与主平台其他园区的差距重点在硬件和配套上,如何补短板、强弱项,是园区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
按照这一工作思路,清新区提出要全力打造“清远经开区”发展品牌,推动园区2.0建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园区扩园提升,推进产城融合,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具体到工作举措上,清远经开区先后申请约16.91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15.33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专项债项目,对涉及园区内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特色园区、公共配套设施等进行优化提升。
截至目前,清远经开区禾云片区滨江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运营,原港龙陶瓷地块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太平片区也完成新自来水厂建设。推动禾云末站-云龙产业园天然气连接管道建设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清禾专线项目有序推进。此外,清远经开区今年还计划启动7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涉及水厂扩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等提升工程。
“这一系列提升,基本解决了清远经开区未来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会大大地完善经开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经开区的承载能力。”所谓打扫好屋子再请客吃饭,温俭良形象地比喻了加快园区2.0建设的重要性。
2023年好消息传来,随着省产业转移主平台首批扶持资金下达清远市,清远经开区也积极沟通及谋划申报禾云片区约1000亩消防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太平片区约700亩现代纺织产业园以及约1100亩的先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一边是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基础配套,另一边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起步较早的禾云片区为例,清远经开区正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资源空间,完善园区落后企业退出机制,以“亩均论英雄”,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业,置换发展资源空间。对于已停产的陶瓷企业则是加快盘活闲置用地及厂房,让更多资源要素向优质重点项目倾斜。
大平台支撑大产业,大容量决定大发展。放眼整个清远经开区,“一区三园”结构分为飞水、太平、禾云三大片区,总规划面积约38.89平方公里,核心建设范围约17平方公里。随着发展动能的不断释放,清远经开区已扎根有企业484家,其中工业企业277家,2022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35.03亿元。
营造更安全、更公平、更高效的投资环境
项目为王,落地为准。营造优秀的营商和投资环境,是吸引企业落地的关键。
温俭良介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项目建设不断加快的先决条件。当前清远经开区通过贯彻落实区重点招商项目落地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和区委“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年的要求,以区领导班子跟踪负责区签约1000万元以上项目工作清单为抓手,狠抓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此外,园区全面落实“四个一批”机制,责任到人、挂图作战,着力推动洽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动工、投产项目上规达产。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清远经开区37个落地项目中,建成投产项目5个;动工建设项目19个,预计下半年可新增建成投产项目7个;筹建项目13个,预计下半年可新增动工项目4个。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建立了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工作机制,组建了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推动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走深走实。
清远鑫河五金科技有限公司遇到的难题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该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没能办理不动产证,无法获得融资扩大生产。企业服务工作专班获悉后,首先弄清有关政策要求和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通过走访企业、职能部门,了解到具体的办理流程,多次协调企业到职能部门沟通和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途径,经过努力,企业奔走多年的不动产证终于办下来。企业负责人在拿到证时表示:有幸在清新区创业,清新也成了我第二故乡。清新这片投资的热土,不仅有广州后花园的区位优势,还有着一心为民、热心助企的区委、区政府,更有真心为民服务、实意帮企解难的职能部门,相信清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正如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所强调的那样,跟进服务就是重点抓住新签约项目加快动工、动工项目加快建设、完工项目加快验收投产这三个主要环节,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
全周期跟踪服务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仅今年上半年,企业服务工作专班通过走访共收集30多家企业反映的问题50多项,已办结并销项26项。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助推清远经开区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入。
“包括全面实施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在内,要持续在营商环境、要素保障、人才引育等方面发力,营造更安全、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温俭良强调,吸引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接下来清远经开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及提升服务水平,及时解决企业各类合理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掀开服务企业新篇章,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在清新投资兴业、扎根清新、发展壮大。
校对:李爱华二审:田芳三审:钟志宏
2023年10月12日,英德市九龙镇岩口村,游船穿梭在青山绿水间。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许景红 摄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