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新区龙颈镇总体规划草案公示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推进“三规合一”工作,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落实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的传导,按照清远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了龙颈镇总体规划及三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以完善龙颈镇的规划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指导龙颈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我局现将龙颈镇总体规划公示如下:
1、项目名称:清远市清新区龙颈镇总体规划(2016-2035)
2、公示类型:批前公示,从2018年11月23日至2018年12月22日,共30天。
3、项目详细情况及意见反馈方式可登陆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网站()查询或直接到我分局(笔架路3号行政服务中心811咨询),咨询电线。
龙颈镇总体规划的镇域为龙颈镇行政管辖范围。东邻笔架山林场,北接禾云镇,西连广宁县,南靠太和镇,全镇总面积553.58平方千米。
规划确定龙颈镇的城镇性质为广清一体区域重要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清新山水宜居商贸小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人口规模:到2020年镇域城镇人口1.52万人,到2035年镇域城镇人口1.9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为0.54万人,石坎片区人口为0.27万人,石马片区人口为0.23万人,南冲片区人口为0.18万人,珠坑片区人口为0.1万人,金碧片区人口为0.62万人。
镇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830.63公顷。
依据龙颈镇的发展现状以及规划的整体布局,结合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全镇形成镇域“镇区-中心社区-基层村”三级职能结构体系。
形成“一带五组团、有机联动”的空间格局。
清连特色产业发展带,粤北地区的重要休闲旅游及生态产业功能走廊,清远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轴线)五组团:
以全域空间统筹发展为目标,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城乡发展空间,分别为足球小镇组团、现代商贸组团、陶瓷创意组团、古村乐活组团、文创农业组团。
依托镇内山林绿脉、田园水网等蓝绿生态基底,打造网络化的区域生态走廊,构建各组团的功能联系通道,形成生态绿色与空间品质兼具的空间体验。
规划至2035年,镇域城镇建设用地830.6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
镇域交通体系按照功能和作用可以分三个层次: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农村公路(三级、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
其中“两横”为汕湛高速、汕昆高速;
为清连高速和广清清连高速连接线)一、二级公路网规划:两横三纵三联络两横:
355国道,是龙颈镇东西向交通的重要通道,起于与禾云镇交界处大茅坪,途经龙颈镇车头、金碧片区、军营、石马、平岗、南冲片区,终于白芒的大禾坑,全线规划为二级公路,红线县道,是龙颈镇中北部东西向交通的重要通道,起于军营的大坳村,途经龙东、共和、建星、石坎片区、佛市,终于与浸潭镇交界的七星岗,全线千米,红线米。
三纵:107国道,是清远市发展纵向主轴的重要交通干线,纵贯龙颈镇东部纵贯南北的重要通道,现状114省道升级成107国道,北起于与禾云镇交界的禾惠岭,途经军营、珠坑、头巾至太和镇的迳口。规划为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全长14千米,红线县道,是龙颈镇西部的纵向通道,西部石坎、南冲片区联系的重要纽带,北起于与禾云镇交界的铁炉迳,途经石坎片区、迳尾、南冲片区、平岗,终于镇平的坑尾,全线千米,红线米;清连西部快线,是清远市西部纵向的重要交通干线县道复线县道(南冲至石坎段)和西部公路北延伸线共同组成。
三联络:355国道复线,规划新建石崇炳水口至南田路段,全线千米,红线米。建成后可缩短镇区与南冲约4千米里程;滨江中游沿江西路,规划新建龙颈的共和至罗秀洞大桥路段,全线县道复线(改线),规划南冲居委至镇平铁炉坑,优化龙颈镇西南部地区交通流线,改善路网格局。
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乡道技术等级至三级及四级公路。行政村通达路线米,新(扩)建通达路线米。
社区级公共服务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的三级服务设施网络,总体上形成“一主、四辅、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1)“一主”:一个镇级公共服务主中心,即龙颈镇区公共服务主中心,以承担龙颈镇综合公共服务职能为核心。
(2)“四辅”:四个社区级公共服务次中心,包括石坎片区公共服务次中心、石马片区公共服务次中心、南冲片区公共服务次中心以及金碧片区公共服务次中心。依托镇区,承担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级公共服务次中心服务于居住社区和周边乡村社区。
一般村”的网络化服务中心体系。特色村服务中心:承担地区综合公共服务职能,共16个特色村服务中心。一般村服务中心:镇域其他村,承担镇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龙颈镇区范围包括街道社区、龙北村委员会的岗咀头村、城国村、大围村、瓦窑村、寨顶、崩岗坪,共和村的圩边村,石崇村北的部分用地,总用地面积约1.07平方公里
龙颈镇区为镇的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75.92公顷。融汇清新山水、绿色田园与古韵古村等元素,建设成为集乡旅体验、商业娱乐、文化教育、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商贸小镇。
镇区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三心三片区”的总体规划结构:
沿龙新街路与中心大街的东西向的城镇综合发展带;
沿龙东路与十字街形成的休闲旅游发展轴。
即城镇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商贸服务核心和休闲旅游服务核心。
即旧城片区、龙北文旅片区和滨河生态农业区。
规划至2035年,龙颈镇区城乡建设用地为75.92公顷
52.9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2.97公顷
各类城镇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17.9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33.8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37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81公顷,共占城镇建设用地28.67%;物流仓储用地1.5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2.9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2.0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22.73%;公用设施用地0.32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0.61%;绿地与广场用地5.9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11.19%。
优化镇区道路网络系统,拉开纵向空间骨架,加强镇区内外交通联系,规划形成“四横四纵”方格网式的路网格局。
:龙北大道、中心大街、共和路和石崇路;“四纵”:龙兴路、龙兴西路、龙东路和通河路。
主要道路总长度13.61千米,道路网密度12.70千米/平方千米。
条,红线米,道路总长度5.10千米。主要包括龙北大道、中心大街、石崇路和通河路。
2.53千米。主要包括龙西路、共和路和龙东路等。(3)支路规划支路共16条,红线米(龙新街景观道为10米),道路总长度
支路网密度控制为5.55千米/平方
镇区道路系统规划图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以龙颈镇政府为核心,中心大街与龙兴路之间形成的镇级公共服务中心,承担龙颈镇级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商业、商务、医疗、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
主要配置设施包括龙颈镇人民政府、龙颈文化活动中心(龙颈礼堂)与图书馆、龙颈中心医院、龙颈敬老院、大型公交枢纽站等。(2)社区级服务设施
包括龙北副中心、龙东商贸副中心以及滨江中学科教文化副中心,承担社区级综合服务功能,并面向特定的功能片区提供专业的配套服务。
主要配置设施包括: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商业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体育公园、综合肉菜市场、公交中途站等。
主要配置设施包括:村级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站、文化室、街心公园、居民健身场所、肉菜市场(生鲜超市)、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