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doc
英德市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doc
2018-09-17发布于河北
英德市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英德市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英德市西牛镇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十二月 前 言 西牛镇位于英德市地域西南部,东与石灰铺镇、连江口镇交界,南和水边镇相连,西与九龙、黄花镇相邻,北与浛洸镇相接,土地总面积达245.21平方公里,人口5.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20人,农业人口4.81万人。2004年沙坝镇并入西牛镇。 《英德市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02年经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沙坝镇并入西牛镇,《现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规划主要指标偏紧和规划用地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土地资源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的调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西牛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规划》难以适应西牛镇的快速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英德市对本轮修编工作及成果的要求,开展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本规划以耕地保护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重点,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对西牛镇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优化布局,并将《英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分解给西牛镇的各项用地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为西牛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土地资源保障。 目 录 头部章 绪论 3 一、规划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2 三、规划目的 2 四、规划依据 3 五、规划范围 6 六、规划期限 6 七、规划任务 6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7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7 二、土地利用特征及问题 9 三、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1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向及规划目标 13 一、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方向 13 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3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指标 14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1 一、耕地保护 21 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22 第六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24 一、城镇工矿用地 24 二、农村居民点 24 三、基础设施用地 25 四、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25 第七章 土地利用用途管制 26 一、土地用途管制分区 26 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0 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33 一、村土地利用方向和要求 33 二、村用地指标分解 33 第九章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4 一、农用地生态建设 34 二、建设用地内部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 34 三、其他土地生态建设 35 第十章 土地整治 36 一、土地整理 36 二、土地复垦 36 第十一章 近期用地安排 38 一、近期规划目标 38 二、近期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38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 一、严格依据土地规划,发挥导向控制作用 39 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 39 三、加强土地管理人员培训,利用新技术进行土地管理 39 四、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奖罚并行 40 五、提高公众参与力度,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40 附表1 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 42 附表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3 附表3 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 44 附表4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45 附表5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 46 附表6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47 附表7 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48 附表8 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49 附图 《西牛镇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年)》 《西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图(2010-2020年)》 《西牛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2010-2020年)》 《西牛镇土地整治规划图(2010-2020年)》 头部章 绪论 一、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西牛镇工业强镇、工业立镇的经济发展战略,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英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兴镇和生态立镇的综合发展战略,节约集约用地为、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的用地需求,为西牛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供土地资源支撑。 二、规划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 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 按照落实西牛镇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优化配置城乡各业各类用地,形成国土开发新格局。落实约束性指标,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4、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障生态屏障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发展。 三、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导城乡各项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乡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上安排和时间上的落实,特编制本规划。 四、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8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2009年2月4日施行) 6、《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二)行政规章及政策文件 1、《广东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指引(试行)》(2008年8月4日) 2、《广东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粤国土资规保发〔2008〕401号) 3、《关于印发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67号,2009年2月24日) 4、《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2009年5月5日)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51号,2009年5月25日) 6、《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335号,2009年7月29日) 7、《关于印发〈限制建设区用项目目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395号,2009年9月4日)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79号) 9、《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制图规范等三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2009年第29号) 10、《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2009年12月2日) 1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2010年1月13日) 12、《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10〕30号,2010年1月29日) 13、《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类开发区及产业转移工业园土地管理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2010〕120号,2010年3月10日) 14、《关于有效保障用地支持重点项目和绿道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2010年4月16日) 15、《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0〕121号) 16、《关于市县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 17、《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 (三)相关规划和参考依据 1、《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广东省清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广东省英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4、《英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 5、《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6、其它相关规划和计划等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西牛镇区域范围,总面积24521.96公顷。 六、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年为2015年,规划远期年为2020年;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近期为2010-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 七、规划任务 1、落实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各项控制性指标,重点确定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开发整理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落实市级规划划定的城乡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 3、制定土地用途分区,制定土地用途分区规则。 4、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保障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提出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政策措施。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本规划基期数据采用英德市2010年3月11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以下简称“二调数据”),西牛镇土地总面积24521.96公顷,其中农用地92.72%,建设用地占4.34%,其他土地占2.94%,土地利用率为97.06%。 (一)农用地 2009年西牛镇农用地面积共为22736.86公顷,其中,耕地占15.94%,园地占1.29%,林地占79.49%,其他农用地占3.28%。 1、耕地 包括水田和旱地,面积3625.09公顷。其中,水田2275.59公顷,占耕地的62.77%;旱地1349.50公顷,占耕地的37.23%。 2、园地 包括果园和其他园地,面积293.99公顷。其中,果园289.81公顷,占园地的98.58%;其他园地4.18公顷,占园地的1.42%。 3、林地 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面积18074.4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6966.66公顷,占林地的93.87%;灌木林地899.14公顷,占林地的4.98%;其他林地208.63公顷,占林地的1.15%。 4、其他农用地 包括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和田坎,面积743.35公顷。其中,设施农用地38.30公顷,占其他农用地的5.15%;农村道路97.95公顷,占其他农用地的13.18%;坑塘水面238.09公顷,占其他农用地的32.03%;农田水利195.98公顷,占其他农用地的26.36%;田坎面积173.03公顷,占其他农用地的23.28%。 (二)建设用地 2009年西牛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065.23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占85.29%,交通水利用地占14.52%,其他建设用地占0.19%。 1、城乡建设用地 包括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为908.53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304.4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33.51%;农村居民点604.1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66.49%。 2、交通水利用地 包括公路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面积为154.71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88.25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57.04%;水利设施用地66.46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42.96%。 3、其他建设用地 主要包括特殊用地,面积为1.99公顷。 (三)其他土地 2009年西牛镇其他土地面积为719.87公顷。 1、水域 包括河流水面和滩涂,面积521.30公顷。其中,河流水面485.32公顷,占水域面积的93.10%;滩涂面积35.98公顷,占水域面积的6.90%。 2、自然保留地 包括其他草地和裸地,面积198.57公顷。其中,其他草地148.93公顷,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75.00%;裸地面积49.64公顷,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25.00%。 (四)土地利用布局 2009年底,西牛镇以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的农用地集中在南部和西部,主要分布在金竹村、黎沙村、兴塘村、沙坝村和金鸡林场等;城镇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集中在东中部,主要分布在西牛居委会和西联村等;其他土地则集中在东部,主要分布在高道村和鲜水村。 二、土地利用特征及问题 (一)土地利用特征 1、土地利用率较高 西牛镇处于英德市地域西南部,是西南部各镇通往市区的咽喉要道,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推动全镇土地利用率也较高。2009年,西牛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总面积达23802.09公顷,土地利用率为97.06%,为西牛镇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土地支撑。 2、农用地中林地比重蕞大 现行规划实施期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林地面积达18074.43公顷,在农用地中占蕞大比重,达79.49%,为农用地的四分之三以上。 3、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较大比例,城镇工矿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较小比例。 西牛镇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但是城镇工矿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仅为28.58%。反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蕞高,达56.71%。 4、园地中果园比重大,园地结构合理 现行规划实施期间,西牛镇的园地结构较合理,果园比重较大,比重达98.58%;其他园地占园地总面积的1.42%。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低,居民点用地比例偏大,且利用率不高,交通用地比例低于全省和清远市平均水平。 2、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西牛镇将走工业富镇之路,发展成为英德市西南部的重要乡镇之一,而耕地是本乡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加强,不断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必将成为西牛镇未来发展的突出矛盾。 3、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用地量过大,有待进一步整合 农民宅基地严重超出标准,一户多宅,多宅多用,村内存在大量的闲地。农民依田而居而形成了“满天星”式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村庄散乱分布,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的新建房积极外迁,沿路发展。这种散乱布局不利于农村建设发展、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搬迁空心村,使之向中心村转移。 三、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西牛镇作为英德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乡镇之一,其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西牛镇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刘文忠竹器加工和温氏养殖等将带动全镇的工业经济发展,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增长态势。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城镇规模不断外延扩张,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将逐渐下降,用地供给也将日益紧张;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也将带动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新增建设用地作为支撑。基于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资源总量受到限制,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建设与农业生产争地的矛盾继续加剧。 2、土地低效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同时,镇域内还普遍面临着建设用地容积率偏低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当前建设用地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工业建筑密度,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同时及时开发利用存量土地将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挑战。 3、统筹各行业土地利用的任务艰巨,土地供应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和民生需求的增长,对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居住等基础和公益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但面对建设用地总量固定的局面,调整和优化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增大。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向及规划目标 一、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方向 根据英德市在广东省和清远市的战略地位,结合西牛镇的综合发展战略,西牛镇未来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工业富镇”的未来发展定战略,将作为英德市西南重要乡镇之一,发展以为的农业建设基本上走向轴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英德市分解给西牛镇的指标,并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到2010年,西牛镇农用地面积22925.8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878.35公顷,其他土地面积717.75公顷;2020年,农用地面积23018.9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786.71公顷,其他土地面积716.33公顷。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9年农用地面积为22736.86公顷。规划2010-2020年增加282.05公顷。其中,2010-2015年增加189.01公顷,达到22925.87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93.49%;2016-2020年增加93.05公顷,达到23018.91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93.87%。 1、耕地 2009年全镇的耕地面积3625.09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4.78%;到2015年耕地调整为4257.07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7.36%;到2020年耕地调整为4231.00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7.25%。 2、园地 2009年园地面积293.99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20%;到2015年园地调整为286.91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17%;到2020年园地调整为282.61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15%。 3、林地 2009年西牛镇林地面积18074.43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73.71%;到2015年林地调整为18136.56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73.96%;到2020年林地调整为18178.76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74.13%。 4、其他农用地 2009年西牛镇其他农用地面积743.35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3.03%;到2015年其他农用地调整为245.33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00%;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调整为326.55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1.33%。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9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065.23公顷,规划2010-2020年减少278.52公顷。其中,2010-2015年减少186.88公顷,达到878.35公顷,占西牛土地总面积的3.58%;2016-2020年减少91.63公顷,达到786.71公顷,占西牛土地总面积的3.21%。 1、城乡建设用地 2009年西牛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08.53公顷,规划2010-2020年减少277.13公顷。其中,2010-2015年减少166.19公顷,达到742.34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3.03%;2016-2020年减少110.93公顷,达到631.40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2.57%。 2009年西牛镇城镇工矿用地304.41公顷。到2015年,西牛镇净减城镇工矿用地143.23公顷,总规模为161.18公顷;到2020年,西牛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减少到65.33公顷,用地比重由2009年的1.24%减少到0.27%,较2009年减少239.08公顷。 2009年西牛镇农村居民点604.12公顷。到2015年,西牛镇净减农村居民点用地22.96公顷,总规模为581.16公顷;到2020年,西牛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到566.08公顷,用地比重由2009年的2.46%减少到2.31%,较2009年减少38.04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2009年西牛镇交通水利用地为154.71公顷,规划2010-2020年减少30.73公顷。其中,2010-2015年减少29.50公顷,达到125.21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0.51%;2016-2020年减少1.23公顷,达到123.98公顷,占西牛镇城土地总面积的0.51%。 3、其他建设用地 2009年西牛镇其他建设用地为98.64公顷,规划2010-2020年增加29.34公顷。其中,2010-2016年增加8.81公顷,达到10.80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0.04%;2016-2020年增加20.53公顷,达到31.33公顷,占西牛镇城土地总面积的0.13%。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09年西牛镇其他土地面积为719.87公顷,2010-2020年规划减少3.54公顷。其中,2010-2015年减少2.13公顷,达到717.75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2.93%;2016-2020年减少1.42公顷,达到716.33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2.92%。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一)农用地布局优化 小北江穿过西牛镇境内,在乡镇范围内保持一定规模的农用地对于保护西牛镇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调整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布局,加大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形成笋竹种植、蔬菜种植、蚕桑种植、糖蔗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划期内耕地主要布局在高道村、赤米村和金竹村等村。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推进基本农田的集中布局,主要分布在高道村、赤米村、金竹村、西联村和花塘村等,有利于推进规模化保护基本农田。 (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1、合理布局城镇工矿用地 集中发展西牛镇中心城区,保障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需求;重点发展竹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用地。鼓励工业用地向交通沿线集中。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从而逐步引导城镇用地的集中布局。 2、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 规划期内适度拆并自然村落,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在城镇中心周围和主要交通线沿线附近集中连片布局新农村居民点。 3、优化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布局 加强与外部周边区域联系,保障规划建设的港务码头,发挥辐射带动西牛镇经济发展。统筹安排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期间重点保障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建设用地。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一、耕地保护 (一)耕地减少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扭转优质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规划到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13.56公顷。其中,201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13公顷以内;2016-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5.42公顷。 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 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切实落实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凡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自行退耕的,限期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及时复垦灾毁耕地。 (二)耕地补充 切实落实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法人责任制。按照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严格落实补充耕地义务;在完成补充耕地义务的基础上,增加补充耕地任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根据西牛镇实际情况,通过园地山坡地整理补充耕地。 坡度在25度以下的园地山坡地可以整理为耕地。规划到2020年,通过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109.85公顷。其中,规划2010-2020年,通过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109.85公顷;规划2016-2020年通过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5.00公顷。 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相抵后,耕地净减少43.30公顷。到2020年,保留耕地4215.79公顷,占西牛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9年的14.78%减少到17.34%。 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规定期限内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2009年底,西牛镇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3804.39公顷。规划期内,根据西牛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基本农田划分的原则、思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情况,对西牛镇的基本农田进行空间局部调整,划定基本农田面积4046.71公顷,主要是水浇地和水田,主要分布在高道村、赤米村、花塘村、金竹村、西联村、鲜水村和西牛居委会等村。 调出西联村、赤米村、西牛居委会、花田村和鲜水村等村的基本农田面积共673.48公顷;调入花塘村、兴塘村、高道村、西牛居委会、花田村和金竹村等的基本农田面积共915.80公顷。 第六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一、城镇工矿用地 规划期内引导城镇集中集约式发展;优化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从严控制工业用地比例;保障一定增量的前提下,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实现集约节约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和强度。坚持“工业富镇”的发展战略,培育资源性企业,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生产产业,重点保障竹器加工用地,引导分散和低效企业向主要交通沿线年西牛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304.41平方米/人,规划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面积141.35平方米。规划到2015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161.18公顷,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65.33公顷;2010-2020年新增城镇工矿用地4.64公顷,占用耕地不得高于1.41公顷。 二、农村居民点 规划期内,旧村庄改造是西牛镇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途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工作,对分散零星的居民点撤并整合,逐步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调整为农用地。 规划到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581.16公顷,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566.08公顷;2010-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为林地48.55公顷。 三、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西牛镇土地利用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利用沿江沿岸资源,规划期内,重点进行码头用地,加强区外联系;加大水利设施用地发展投入,重点保障连江西牛航运枢纽用地。规划到2015年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1003.56公顷,2020年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910.69公顷;2010-2020年新增交通水利用地基础设施用地8.81公顷,占用耕地2.58公顷;2010-2020年新增其他建设设施用地15.22公顷,占用耕地5.65公顷。 四、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建设用地内部挖潜能力;积极推行“三大改造”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荒草地、裸土地等其他土地和废弃地,因地制宜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第七章 土地利用用途管制 一、土地用途管制分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指对耕地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西牛镇基本农田区面积为434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7.73%。 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措施主要有: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的保护措施来保护基本农田;区内农用地不得荒芜,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强土壤培肥,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按照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将一些基本农田整理成高标准农田;严格控制区内基本农田转变用途,原则上禁止占有区内基本农田进行城镇、村镇、开发区、工业小区建设,不得安排新建非农建设项目;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建房、建窑、建坟或者擅自挖沙、采石、取土及堆放固体废弃物;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及安居工程等重点建设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内现有其他各类非农建筑物、构筑物不允许改建或扩建,鼓励其搬迁。建筑物、构筑物废弃拆除的,其土地要及时复垦为基本农田;允许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必要的基础设施等;允许生态维护与保育活动、农业生产经营及有限度的农业旅游观光。 (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牧业、渔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园地。规划期末,西牛镇一般农地区面积为47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94%。 一般农地区用途管制措施主要有: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不得随意占用或荒芜农用地,不得擅自转变用途;控制区内耕地转变用途,农用地结构调整应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批;限制各项建设占用区内耕地,确需占用的,经批准转用后,实行“占一补一”政策,必须开发复垦出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否则必须缴纳耕地开垦费;允许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区内现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等应当优先整理复垦开发或者调整为耕地,提高本区土地利用率,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三)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西牛镇林业用地区面积为1795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3.23%。 林业用地区用途管制措施主要有: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限制占用区内有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 (四)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区主要是指县城和建制镇规划用地范围,另外还包括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划到2020年,划定西牛镇城镇建设用地区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 城镇建设用地区用途管制措施主要有: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占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区内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废弃撂荒土地,可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菜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功能分区建设。 (五)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到2020年,划定西牛镇村镇建设用地区5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1%。 村镇建设用地区用途管制主要措施有: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居民住宅、镇村企业、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执行村镇规划;鼓励通过土地整理,使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镇村企业,向村镇建设用地区域集中,严禁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征用土地用于村镇建设,控制区内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村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占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气污染。 独立工矿用地区主要指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之外,为工矿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期末,西牛镇独立工矿用地区面积为1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7%。 独立工矿用地区用途管制主要措施有: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其他工业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控制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行业用地定额指标安排建设用地;对于较集中的工业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投入、高速度和高效益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创新环境;进行资源整合,引导中小企业进驻园区,使企业形成空间集聚和关联配套的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工业区范围内应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旅游开发用地数量;对区内现有农用地,在建设占用以前,不允许擅自改变用途,特别是耕地在占用之前不得丢荒。 (七)风景旅游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区域。规划期末,西牛镇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为3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13%。 风景旅游用地区用途管制措施主要有: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文化活动;区内土地应符合规划;区内影响保护游的土地,规划期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污染环境的建设活动。 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规划到2020年,划定西牛镇允许建设区共631.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7%。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的区域。规划到2020年,划定西牛镇有条件建设区面积共41.99公顷。 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区内在城镇工矿(或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农村居民点缩并)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内新增城镇工矿(或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并与拆并建设用地规模挂钩,实行“先拆后建”,区内建设占用的耕地,必须严格依靠辖区范围内的旧村庄撤并复垦补充;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需要严格论证,并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规划到2020年,西牛镇无禁止建设区。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区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建设项目用地,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论证,从严把关。 (四)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规划到2020年,划定西牛镇限制建设区面积共23848.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25%。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双重约束,禁止城、镇、村新增建设,区内村庄应限制新增规模,鼓励更新改造,逐步与城市功能相协调;合理布局线型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用地,对于已布局线路走向,在项目清单中,已预留用地规模的,未来布局需局部调整的视为符合规划。 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一、村土地利用 根据本镇各村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在各村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潜力分析基础上,明确各村土地利用方向与相关政策措施。 1、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2、落实镇级规划各项用地调控指标,不得突破镇级规划要求。 3、以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分区管制为依据,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4、各村土地利用应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角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探索农村居民点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有效途径。 二、村用地指标分解 根据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全镇总体安排,结合土地用途分区与各村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主要指标。 第九章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用地是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西牛镇内土地生态建设包括农用地生态建设、建设用地内部的绿色生态系统建设和其他土地生态建设,三者共同构成了西牛镇内的绿色生态体系。 一、农用地生态建设 农用地生态建设,主要是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中养殖水面为主的土地生态建设。要实现农用地生态系统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就要竭尽所有保障农用地规模不少于下达指标的同时优化农用地布局,将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作为城镇中心的“绿心”、“绿带”,与建设用地穿插布局,使生态建设与农用地保持有机结合。 在农用地生态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建设。西牛镇的基本农田分布在高道村、赤米村、金竹村、西联村和花塘村等,面积4314.86公顷。规划期间,一方面要选择性的建设标准农田,提高农田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禁止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二、建设用地内部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 建设用地内部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主要是指西牛镇范围内的鲜水生态林、赤米生态林、黎沙生态林、兴塘生态林和道路沿线绿地等绿化建设。规划期内要保障建设用地内部的生态绿地面积所占比例不减少,同时还要逐步改善绿地系统的物种构成,提高同面积下的绿地生态效益,达到保护城市水源涵养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规划期内将形成各生态林为核心,以区域内已有的零星绿地为绿心,共同组成区域内部的生态保护绿色格局。 三、其他土地生态建设 未利用生态建设,主要是指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和滩涂的生态建设。在规划期内要尽可能的保持各地类尤其是滩涂面积不减少,要在规划实施期间提高河流湖泊周围工业项目的转入门槛,不准许高污染企业进入;要加强跨区域水道、堤围的保护,严格禁止堤外地区的其它任何建设行为。 第十章 土地整治 一、土地整理 西牛镇的土地整理对象主要为园地山坡地整理为耕地。根据西牛镇的地形地貌特征,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参考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等,确定到2020年西牛镇整理宜耕的园地、林地,补充耕地面积为109.85公顷,主要分布在赤米村、花塘村和花田村。 二、土地复垦 西牛镇的土地复垦对象主要是废弃城镇用地、废弃采矿地和空闲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复垦面积为248.07公顷,全部复垦为林地,主要分布在西联村、高道村和金竹村等。 1、城镇工矿用地复垦 通过对现有闲置的城镇用地和废弃采矿用地进行复垦,增加有效农用地面积。规划到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复垦面积为199.52公顷,复垦为林地,主要分布在西牛居委会、西联村、高道村和花塘村等。其中,城镇用地复垦54.77公顷,采矿用地复垦144.75公顷。 2、农村居民点复垦 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改造、迁村并点等,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规划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复垦面积为48.55公顷,复垦为林地。其中,整理面积力度较大的地区主要是在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较大的村,主要有沙坝、石金和兴塘等。 第十一章 近期用地安排 一、近期规划目标 到2015年,积极引导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和建设用地理性增长,保障中心镇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和必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按照适度集聚的原则进行工业用地的调整和转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营造优美的绿色生产空间和生活环境。 二、近期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至2015年,耕地保有量4257.0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10.00公顷。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规划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78.35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42.3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61.18公顷。 建设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指标:规划至2015年,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18.56公顷,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7.61公顷。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指标:规划至2015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7.61公顷。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严格依据土地规划,发挥导向控制作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规划,应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要严格落实英德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西牛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审批、批准各类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此外,要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严肃查处非法批地、占地等违法案件。建立国土资源与监察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处违法责任人。 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 任何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因国家、省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根据相关批准文件修改规划。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预审和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 三、加强土地管理人员培训,利用新技术进行土地管理 建立稳定的土地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施行土地利用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土地利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土地调查和土地统计制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有利于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发现问题,为促进土地利用的优化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四、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奖罚并行 对集体和个人进行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作,予以优惠政策和一定资金扶持。设立建立土地利用专项基金,实行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挂钩,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用地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国土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规划的重要内容执行规划的重要意义增强按规划用地意识,从而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单位 总量指标 2009年 2015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 3625.09 4257.07 4231.00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 3804.39 4010.00 4010.00 约束性 园地 293.99 286.91 282.61 预期性 林地 18074.43 18136.56 18178.76 预期性 牧草地 0.00 0.00 0.00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1065.23 878.35 799.16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908.53 742.34 631.40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304.41 161.18 65.33 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56.70 136.01 167.75 预期性 增量指标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0.00 21.47 35.78 预期性 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0.00 18.56 30.93 预期性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0.00 7.61 12.69 约束性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 0.00 7.61 12.69 约束性 效率指标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304.41 397.10 157.00 约束性 附表 土地利用单位 基期年 近期目标年 规划目标年 规划期间面积增减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土地总面积 24521.96 100.00 24521.96 100.00 24521.96 100.00 0.00 农用地 耕地 3625.09 14.78 4257.07 17.36 4231.00 17.25 605.91 园地 293.99 1.20 286.91 1.17 282.61 1.15 -11.38 林地 18074.43 73.71 18136.56 73.96 18178.76 74.13 104.33 其他农用地 743.35 3.03 245.33 1.00 326.55 1.33 -416.80 农用地合计 22736.86 92.72 22925.87 93.49 23018.91 93.87 282.05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 304.41 1.24 161.18 0.66 65.33 0.27 -239.08 农村居民点 604.12 2.46 581.16 2.37 566.08 2.31 -38.04 小计 908.53 3.70 742.34 3.03 631.40 2.57 -277.13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交通用地 88.25 0.36 81.21 0.33 80.29 0.33 -7.96 水利设施 66.46 0.27 44.00 0.18 43.69 0.18 -22.77 小计 154.71 0.63 125.21 0.51 123.98 0.51 -30.73 其他建设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 0.00 10.80 0.04 31.33 0.13 31.33 特殊用地 1.99 0.01 0.00 0.00 0.00 0.00 -1.99 小计 1.99 0.01 10.80 0.04 31.33 0.13 29.34 建设用地合计 1065.23 4.34 878.35 3.58 786.71 3.21 -278.52 其他土地 水域 521.3 2.13 519.16 2.12 517.74 2.11 -3.56 自然保留地 198.57 0.81 198.58 0.81 198.59 0.81 0.02 其他土地合计 719.87 2.94 717.75 2.93 716.33 2.92 -3.54 附表 耕地 单位:公顷 基期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净增(+)净减(-) 规划期末耕地面积 增加 合计 土地 整理 土地 复垦 土地开发 其他 减少 合计 建设 占用 灾毁 其他 规划近期 3625.09 640.11 109.85 0.00 0.00 530.26 8.13 8.13 0.00 0.00 631.98 4257.07 规划远期 3625.09 0.00 0.00 0.00 0.00 0.00 26.07 5.42 20.65 0.00 -26.07 4231.00 规划期合计 3625.09 640.11 109.85 0.00 0.00 530.26 34.20 13.56 20.65 0.00 605.91 4231.00 年均增减 —— 106.69 18.31 0.00 0.00 88.38 5.70 2.26 3.44 0.00 50.49 —— 附表4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规划远期 规划期合计 合计 占用农用地 占用耕地 合计 占用农用地 占用耕地 合计 占用农用地 占用耕地 一、城乡建设用地 4.33 3.64 2.14 2.89 2.43 1.43 7.21 6.07 3.56 1、城镇工矿 2.79 2.17 0.84 1.86 1.44 0.56 4.64 3.61 1.41 2、农村居民点 1.54 1.48 1.29 1.03 0.98 0.86 2.57 2.46 2.16 二、交通用地 2.72 2.20 1.06 1.81 1.46 0.70 4.54 3.66 1.76 三、水利设施 5.29 3.59 1.55 3.52 2.40 1.03 8.81 5.99 2.58 四、其他建设用地 9.13 9.13 3.39 6.09 6.09 2.26 15.22 15.22 5.65 总计 21.47 18.56 8.13 14.31 12.38 5.42 35.78 30.94 13.56 年均占地 3.58 3.09 1.36 2.39 2.06 0.90 3.25 58.27 1.23 附表5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 单位:公顷 调整至地类 合计 耕地 林地 土地整理 109.85 0 109.85 土地复垦 0 248.07 248.07 土地开发 0 0 0 合计 109.85 248.07 357.92 附表6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 建设性质 建设年限 项目用地 总规模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其中占用耕地 大窝码头 新建 2011-2020 4.63 4.63 1.76 港务码头 新建 2011-2020 1.00 1.00 0.00 金子景点 新建 2011-2020 0.33 0.00 0.00 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厂 新建 2011-2020 1.20 0.00 0.00 连江西牛航运枢纽 新建 2011-2020 34.08 34.08 2.57 刘文忠竹器加工厂 新建 2011-2020 0.41 0.00 0.00 110KV变电站 新建 2011-2020 2.00 2.00 1.00 总计 新建 2011-2020 43.65 41.71 5.33 附表7 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村名 行政辖区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
福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doc
福州市“十三五”住房建设专项规划简本.doc
固始教育系统基本建设新建项目2017年第六批工程施工招标文件.doc
湖南永诚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湖南永诚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乐清市石帆街道朴湖一村移民住宅加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doc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摩托车研究院研究检测所发动机耐久实验室改造项目工程招标文件.doc
辽源环境卫生管理处环卫春秋服装公开询价采购项目询价通知书.doc
麦盖提县肉牛产业化扶贫项目——恒大集团援建麦盖提县纯种安格斯牛第六、七育种场环境影响报告.doc
茂名市校方责任保险和校方责任保险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服务资格招标项目公开招标文件.doc
全市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进展情况(8月份).doc
47《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pdf
2024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100).pdf
41《侨乡文化艺术应用研究》课程教学大纲.pdf
2024级“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5500).pdf
2024级“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5700).pdf
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卷一.pdf
10《产品造型基础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21《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小学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小编推荐].docx
精选蕞新四年级美术(人美版)中国画—学画荷花-PPT课件.pptx
1.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教学教案.doc
IATF16949汽车认证方案获得并保持IATF认可的规则 第六版-A1(1).pdf
API Spec Q1, Spec 7-1, 培训考试题目.doc
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docx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水泵选型计算公式(实用).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8101938号-1
ICP经营许可证/EDI许可证:川B2-20180569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