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大麦山镇:探索代表助力产业振兴新举措连点成线建立“全链条”发展模式
连南大麦山镇:探索代表助力产业振兴新举措,连点成线建立“全链条”发展模式
本网讯今年以来,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号召人大代表广泛开展“乡村振兴我参与、我推动、我示范”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活动开展以来,经过积累经验,创新模式,形成了“人大代表联系+产业项目调研规划+合作社整合资源+驻镇帮镇扶村单位拓展渠道”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作用。
抓机遇谋发展创新探索可行性发展模式
为抓住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大麦山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于人民,熟悉当地社情的优势,成立“大麦山镇人大代表产业振兴专项小组”,整合接待活动中群众的诉求及人大会议中代表提出的产业振兴项目相关建议意见,提出各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议,组织人大代表多方走访,开展视察调研,并外出学习参观成功经验。
此前,由于缺少农业发展带头人和成功案例的激励,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未被镇村群众普遍了解和接受。县、镇人大代表房成忠和房雪英在日常接待活动中了解到本村产业发展和留守群众就业的需求。代表们结合土地撂荒问题,经过充分走访调研,提出成立白芒村经济合作社整合资源发展农产品基地的建议,并深入乡村与村民群众宣传资源整合发展产业的必要性。得到群众的支持后,白芒村盘活了30余亩荒地用于开发皇冠超甜玉米农产品种植基地。该基地建设以来,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农民增收4.6万元。基地借助帮扶单位广州市城投集团的资源优势,畅通渠道,玉米收成后统一用精美瑶家礼盒包装,打造品牌农产品,给白芒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约15万元。
“对比此前仅有微薄集体经济收入的白芒村而言,这是零的突破、质的飞跃。”房成忠表示,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单位和镇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下,这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产业项目调研规划+合作社整合资源+驻镇帮镇扶村单位拓展渠道”的模式探路乡村振兴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打造养殖清水鱼基地、发展农家乐、水上乐园等特色产业。
白芒村在人大代表的牵头下成立经济合作社是大麦山镇人大代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缩影,还有众多人大代表的身影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
县、镇人大代表房叶华通过接待走访群众、深入调研后撰写了《关于要求将大麦山镇新寨村创建为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议》,得到县政府采纳,目前已安排资金500万元,项目已启动施工。县、镇人大代表罗良县、房秋明、房叶华谋划推进三个千亩产业基地,打造党委政府与人大共建产业基地品牌。
大麦山镇人大着眼全镇发展大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大麦山镇现代生态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千亩生态油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九寨梯田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同时争取县政府支持现代生态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资金数千万元。目前,现代生态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正抓紧落实用地调规工作,另两个项目已启动实施。
为促进产业发展,大麦山镇各级人大代表纷纷行动起来,有代表积极协助推进大麦山镇现代生态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千亩生态油茶园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九寨梯田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落地,有代表大力推动“一村一品”油茶基地发展,还有代表为推动千亩瑶医瑶药种植基地发展到处奔走每一位代表都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着人大力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大麦山镇人大代表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奋斗,通过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探索出可行的运作模式,并因地制宜推广到其他产业建设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版权所有: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技术支持:清远市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