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阳山获批设立省级产业园!清远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域全覆盖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产业园为省产业园,定名为“广东省连山产业园”;认定阳山县产业园为省产业园,定名为“广东省阳山产业园”
至此,清远八个县(市、区)均迎来省级产业园,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域全覆盖。
根据批复内容,广东省连山产业园规划面积为71.2429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永和镇卫生院,西至桂联村委会岭凹山,南至乡道771线线。纳入省产业园管理,实行现行的省产业园有关政策。广东省阳山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82.1255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火岗村山地,南至塘坪村,西至七拱河,北至火岗村山地,同样实行现行的省产业园有关政策。
事实上,就在2023年5月,“广东省连南产业园”也获批设立。算上刚刚获批成立的“广东省连山产业园”“广东省阳山产业园”,清远市一年内新增三个省级产业园,且均位于北部区域。
按照批复要求,新设立的省级产业园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清远市制造业基础及相关资源,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助力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广东省连南产业园为例,该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820.40亩,实行一园三片区制,其中:金光片区规划面积81.57公顷(1223.57亩),北江片区规划面积23.07公顷(346.10亩),廻龙片区16.72公顷(250.76亩)。园区选定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健康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清远园区发展不断加快,近年(2018-2023年)全市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60.71亿元增长到315.16亿元,年均增长约20%,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清远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6.2%增至45%左右。
算上刚刚设立的两个省级产业园,目前全市九大省级产业园区分布在八个县(市、区)。
园区位于清城区,于2008年认定并成功申报为省示范性园区,同时通过依托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将园区所在的高新区范围及清城区的广清园范围等相关区块,成功申报为省级集聚区。目前,该园区包括高新区片区、广清产业园片区和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
在主导产业方面,高新区以新材料产业、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产业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广清产业园形成了以现代智能家居产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
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
园区位于清新区,园区2009年成功申报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全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202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采用“一区三园”结构,分为飞水、太平、禾云三片区开展建设。园区形成了以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轻工纺织与制鞋产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
园区位于英德市,2011年底合作区正式获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成立,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在广清产业合作推动下,2019年9月起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承接并主导园区开发建设,成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之一。园区已形成了以新材料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美妆产业(生物科技日化)、食品制造与精制茶制造产业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
清远英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
园区位于英德市,2011年获得省级园区认定,2015年依托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将园区周边的11235亩的土地范围成功申报为省级集聚区。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产业(化工、防水建筑)、电池制造及新能源材料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美妆产业为重点培育的“3+1”现代产业体系。
园区位于佛冈县,于2015年9月获批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其中园区包括佛冈工业园片区和广佛(佛冈)园片区,前者加快打造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与健康1个重点培育产业的“3+1”产业体系,后者着力构建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日化)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
广东连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
广东连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创办于2008年。2018年6月,园区正式升级为省级工业园。目前,园区已形成“一园七区”总体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轻工纺织与制鞋、环保新材料为主体的“3+1”主导产业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