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引入项目619个投资1138亿元清远产业园区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从探索区域合作共建模式到搭建梯度发展的六大园区平台,清远借助广清一体化和对口帮扶的契机,着力将园区打造成区域经济重要发展载体。
2011年,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探索全新区域合作模式,着力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
2013年,广清两市加快推进合作共建园区建设,以广清产业园为首的产业园区成为我市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平台。
截至今年10月,清远各大园区累计共引入项目(含意向)619个,投资额1138.93亿元,吸引金发科技、欧派、富强汽配、通用电梯等一批优质项目在我市安家落户。
随着清远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园区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产业园区平台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2012年至2015年,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从50.67亿元增加到118.44亿元,年均增幅33%;
“半年推动35个项目落地、动工,累计签约入园项目达104个。”广清两市合作共建广清产业园区以来,迅猛发展的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以下简称广清产业园)创造了令全省瞩目的“广清产业园速度”。
三年前,省委、省政府调整对口帮扶关系,原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式更名为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彼时,广清两市重新划定了清城区石角镇南部13.4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合作起步区。
在共建的过程中,广清产业园由广州市委托广州开发区派出管理团队主导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配合“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运行模式,园区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
伴随园区的提档升级,“清远成本、广州服务”的园区优势也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其中,园区已与欧派、白云电器、立邦等10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50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446亿元、预计年税收62亿元。同时,还有5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
目前,广清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1+2”产业发展格局。其广清产业帮扶管理运行模式成功入选“粤治-治理现代化”2015-2016广东省优秀案例。
作为园区合作共建的典范,广清产业园的发展是清远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 清远借力广清一体化和对口帮扶的机遇,在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构建梯度发展的六大园区平台。
2012年至2015年,清远园区工业增加值从50.67亿元增加到118.44亿元,年均增幅33%。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逐渐成为清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力引擎”。
为促进园区扩能增效向纵深发展,保证发展园区特色,逐步打造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极,清远还因地制宜规划了“南优、中拓、北育”阶梯式产业发展模式,搭建“三圈六平台”的园区发展格局。
其中,“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经济圈是在依托各省级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平台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因地制宜地引导广州及珠三角产业项目落户,不断优化“南优、中拓、北育”产业布局,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例如“南优经济片圈”将以“广(州)清(远)园、花(都)清(新)园、佛冈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打造环珠三角高端产业配套区。
随着《2016年清远市工业招商工作计划》的出台,清远对构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前沿阵地”的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强化。
截至今年10月,清远从珠三角地区引入项目53个,计划投资额144.4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一组源自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我市积极引导广州等珠三角优质企业向清远梯度转移,明年全市园区平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将超过30%,到了2020年,这一比重将超过50%,更好的促进产业聚集和经济集约发展。
2015年,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蝶变高飞”的背后,是对其引领清远实现振兴发展蕞好的褒奖:“十二五”期间,清远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保持近20%的高速增长,已然成为清远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
事实上,自设立至今,清远高新区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清远实际的发展模式,并致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带动辐射周边园区发展的“强力引擎”。
换言之,站在新起点的高新区不仅要担任我市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节拍器,还要将高新区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配套政策、品牌效应、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辐射到其它园区,做到“整合资源、协同发展”。
目前,清远利用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契机,正加快制定《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致力将国家高新区的品牌效应等创新资源辐射到其它园区。
其中,今年将符合国家开发区目录的高新区19.94平方公里范围纳入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园扩园范围,争取更多园区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同时紧抓国家新一轮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契机,争取将现有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纳入国家开发区政策的“笼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