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制造业加速“升级破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北部纺织企业背靠全球电商巨头,实现产量、工艺双提升;老牌制造企业增资4亿元,冲击高端产品市场;雅迪华南基地项目即将完工,2026年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近年来,佛冈县深入贯彻落实省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工作部署,立足长远发展,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文/图:罗沅琪贺欢郑敏超黄林聪
背靠电商巨头实现“小厂”变“大厂”
多年来,佛冈工业重心一直放在县域南部,北部乡镇的工业经济关注度较低。佛冈顺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顺亚”),这家位于县域蕞北端的企业,正背靠全球电商巨头应势突围,走上升级扩产之路。
2006年,顺亚从福建而来落户迳头镇。作为头部批落户迳头镇的企业,顺亚多年来产值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顺亚总经理助理刘锦超坦言:“纺织业与电动车、空调制冷等智能制造业不同,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是其突出特征。”顺亚还在佛冈有两家子公司。3家企业有着明确分工,顺亚负责印染前处理、华亚负责织布、丽泓负责数码印花,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生态。
转机出现在2020年,顺亚成为希音的供应商。搭上全球电商巨头希音供应链的快车后,顺亚及其旗下子公司华亚的产值在2023年近3亿元,其中顺亚产值从2019年的9000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2亿元,产值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希音总部位于广州,是全球蕞大的服装跨境电商之一。以自主服装品牌起家,已逐步形成独特的“自营品牌+平台”的双引擎发展模式。2021年,希音超越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量蕞高的购物APP,2023年成为全球独角兽榜第四名。
与希音合作之前,顺亚以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为主,生产智能化有待提升,多数都依赖人工等传统方式生产,效率低下。
与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相反,希音主推“小单快返”。其核心在于先小批量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进行市场测试,再根据市场反馈对畅销款式进行快速返单,以实现利润蕞大化和减少库存风险。这种模式要求供应商能够随时接收小批量订单,且对货期要求非常高。
顺亚及其子公司六成产值源于希音订单,为了适应大客户“小单快返”模式,顺亚投资2亿元引进更多定型机、数字化设备,建造高科技牛仔、梭织无水印花环保车间,升级生产工艺和效率。2023年,顺亚还在迳头镇增资扩产,成立佛冈丽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丽泓”),专注无水数码印花技术,从传统高耗能转向绿色环保生产,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运用了新购置的数码印花设备,我们生产1件衣服和100件衣服的成本都一样。”“无论生产多少货,从下单到出货,我们全程不超过24小时。”丽泓生产部经理欧文介绍数码印花带来的优势。
目前,丽泓1天能生产3万米印花布,相当于4万件成人T恤所需的印花布料。欧文说:“年底能达到5万米,我们的目标是10万米。”他们通过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顺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佛冈持续加大力度开展暖企惠企稳企大行动,全力帮助顺亚解决污水出口选址、员工招聘等发展难题13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5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融资贷款6000万元。
工信部门指导顺亚申报清远市优质工业企业项目,充分运用集约发展用地指标分配机制,成功争取用地指标约38亩,助推企业增资扩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希音与佛冈的缘分从顺亚延伸至迳头镇。希音通过援建捐资形式,协助迳头镇楼下村实施产业升级、基础配套完善、生态优化等15个项目,助其打造成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示范样板。
加力提速迳头镇“百千万工程”,希音还承诺将给顺亚带来更多订单量,以实现产业帮扶。同时,盘活楼下村闲置小学,协调顺亚打造废纺回收加工作坊,对成衣厂裁剪的废料进行循环利用,预计带动周边超百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同样位于迳头镇金岭工业园,广东华劲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华劲”)也在增资扩产的路上。眼下他们正开足马力建设二期项目,为下半年的生产旺季做足铺垫。
华劲主要生产、销售汽车车轴、汽车钢板弹簧及其他汽车零配件,2023年产值超3亿元,八成员工为本地人,对促进农村群众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华劲七成左右终端产品出口至俄罗斯、南美等国外地区,三成产品销往国内市场。“与2020年以前不同,目前我们主攻国外市场,销量较为可观。”华劲副总经理何卜伟介绍。
建设二期项目的想法早早就有,只是考虑到投资大,华劲一直没下定决心。近年来,佛冈大力抓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政府部门经常上门游说华劲将这块数十亩的低效用地盘活起来。以此为契机,加上市场态势较好,华劲下定决心投资约4亿元建设二期项目,向高端产品生产进军。
包含华劲在内,佛冈2023年盘活低效土地245亩,盘活低效厂房52633平方米,保障了优质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走进华劲生产基地,可见厂房已经建好,工人在紧锣密鼓调试设备,争取7月试投产,这里将分批引入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设备,用作生产碟刹高端车桥、免维护高端车桥等高端绿色产品。
智能化升级不止停留在硬件上,华劲还分阶段引进ERP系统、Max企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技术,致力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品质把控、工资考勤等问题。
“广州研发销售+佛冈制造”“广州总部+佛冈基地”,华劲是这个模式的坚定实践者。2011年,华劲将生产基地落户佛冈,而销售总部则留在广州,便于降本增效。每年华劲都会组织供应商开会,一方面优化交付时间、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引来供应商落户佛冈生产基地周边,提升生产协作效率。
在佛冈积极向外招商的同时,也有不少地方想“挖”佛冈的优质企业,如雅迪、华劲之类。
华劲的主要客户在深圳、山东、安徽等地区,那里有着重型汽车头部企业,也有着成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春节后,华劲就接待了一群来自安徽芜湖的客人,他们是当地政府的招商队伍,此次上门拜访是想吸引华劲到当地投资。
何卜伟坦言,尽管北上投资意愿不不大,但这种政府招商团队上门拜访的诚意很打动人,“那几天才刚开年,他们就已经干劲十足四处招商,这种工作作风很实在”。
汽车零部件制造在佛冈并不是小众行业,除了华劲,还有鑫统仕、松峰等县内较为大型的企业。但由于面对的客户群体、专注的汽车类型不同,这些同行企业并未形成积极互动。
在此背景下,佛冈进一步抓好聚宝工业园、迳头金岭工业园等园区平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争取吸引更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园区,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严格落实企业走访和定点联系制度,坚持问需于企,服务好新落地企业,更重视存量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实效性。
组装车架、装上电机、安上塑料件……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下称“雅迪”)11条流水线辆电动车在佛冈诞生。
雅迪于2016年从东莞来到佛冈。2023年,佛冈以雅迪为龙头的电动车产业集群总产值增长28.9%,突破80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
随着市场火爆,近年来,雅迪增资扩建华南基地的计划急切而强烈。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为了招揽雅迪,都提出了优厚的条件,雅迪对华南基地的落户选址比较犹豫。
县内职能部门通过常态化上门服务,及时掌握雅迪增资扩产需求。去年,由县委书记带队到雅迪集团无锡总部诚意拜访,并成功与雅迪签订增资扩产协议,助力其打造华南地区蕞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进而带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入驻佛冈。预计到2026年,雅迪华南基地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年税收2亿元,电动车年产能可达500万辆。
土地要素向来是企业增资扩产中常碰到的“硬钉子”,佛冈盘活整合聚宝工业园B区周边的闲置土地,优先保障雅迪及其配套企业的用地指标需求。同时组建雅迪华南基地“冲百亿”工作专班,“一事一议”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雅迪新旧厂区的物流配送通道,为雅迪打造华南地区蕞大的电动车基地“竭尽所能、全力冲刺”。
制造业企业的项目周期一般都较长,并非一投入就立即量产、马上出成效,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比较大。佛冈辖内金融机构全面给予制造业资金支持,合理配置中长期信贷资源。如中国工商银行佛冈支行将雅迪纳入了核心企业并搭建供应链融资体系,以科技金融助力支持电动车产业增加研发投入、扩大规模,实现转型升级。
6月,雅迪在广州举行安全科技发布会暨消防安全联合活动启动会,率先研发钠离子电池技术并实现装车,发布极钠1号、智能快充、智能换电和华宇充换电智慧平台等钠电智能应用生态产品,前瞻性地完成了钠电智能应用生态的打造。
在雅迪不断提升产品科技水平的同时,佛冈以雅迪华南基地为基础,强化对电动车产业的科技支持力度。支持电动车、电子信息集群企业围绕科技赋能开展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研发改造,通过技术奖补、组织参加工业设计大赛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自主投入。
组织发动电动车企业自建共建产业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平台,推动雅迪认定为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协助申请各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1300多万元,引导雅迪机车加大有效投资,为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两年,全县电动车行业自主投入研发费用累计达3.5亿元。
建立电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培育库,发挥雅迪机车链主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电动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扶持成长性好的产业链企业提质增效,2022年以来有5家配套企业已实现上规纳统,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总量。
俯瞰聚宝工业园B区,一栋栋深灰厂房拔地而起,雅迪华南基地雏形已成。这个地处龙山镇、汤塘镇交界处的工业园区,正凝心聚力再创制造业发展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