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注全国两会在清全国人大代表接过“接力棒”继续为“三铁工程”鼓与呼

admin8个月前 (09-27)清远产业信息48

  近年来,在清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永清广高铁等轨道交通项目接连发声。清远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南部通地铁、中部通郊铁、北部通高铁“三铁工程”后,代表们紧盯项目进展,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来自清远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接过“接力棒”,继续为“三铁工程”鼓与呼,建议尽快启动建设永清广高铁项目,支持广清接合片区城市轨道交通广清一体化发展,推动京广铁路广清段市域(郊)化,加快推进实施广清城际公交化运营等,助推清远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实现“轨道上的广清一体化”。

  “建设永清广高铁项目是粤湘两省三市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多年期盼。”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牛路水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房奕玲虽是新任代表,但很快适应了角色,无论是在会上发言还是面对媒体,都积极为粤北民族地区同胞的“高铁梦”发声。

  房奕玲说,当前,在省、市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民生保障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都盼望着永清广高铁项目能够早日动工建设,打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堵点。”

  大会期间,房奕玲领衔提交了《关于尽快启动建设永清广高铁项目的建议》,联合清远及广东团其他城市的代表共同发声,建议在国家相关规划中期调整时将永清广高铁列为“十四五”期间动工建设项目,同时,明确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建设时序、出资比例等具体问题,推动项目尽早动工建设。

  建议广清接合片区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

  “目前,广州清远两地每日人员城际流动高达28万人次,未来,广清之间人员流动规模更大、频次更密,必须依靠轨道交通才能有效保障通勤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贵清十分关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轨道交通发展。他表示,广清接合片区范围内设有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重大产业平台、广州北部区域清远空港物流园等产业项目。

  已进驻10所院校的广东省职教城,在校师生超12万人,未来入驻院校将超过20所,师生将超过25万人。清远正在全力以赴建设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预计建成后将新增20万产业工人。但广清接合片区的轨道交通建设,距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王贵清建议,充分考虑广清接合片区的特殊性,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支持将广清接合片区的轨道交通纳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范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轨道上的广清一体化”。他还建议,在加快广清接合片区清远(片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等融合发展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广清接合片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能力。

  建议加快推进实施广清城际公交化运营

  “清远抢抓广州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机遇,全力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的主战场、首选地,离不开交通等硬件配套的支撑。广清城际为清远积极对接大湾区重点产业集群,与大湾区实现产业同频共振夯实了基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固德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汤依伟向大会提交了《加快推进实施广清城际公交化运营的建议》。

  广清城际从清城站出发。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他表示,广清城际不仅缩短了广清两市之间的往返距离,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推动广清城际公交化运营是必然发展趋势,有利于支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发展的需求,完善广州都市圈城际轨道网络,改善广清城际轨道运营效益,推动实现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因此,他建议,尽快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并将广清城际和广花城际联络线(花都至应湖线路所)列入修编范围,并推动尽快动工建设;或是支持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建议推动京广铁路广清段进行市域(郊)化改造

  “对京广铁路(广清段)进行市域(郊)化改造,能够快速有效提升轨道交通承担广清两市的衔接客流的承担比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加田中和水电站运行工韦庆兰表示,自京广高铁开通后,广清段线路以货运为主,能力利用率已处于饱和状态。高铁、普速铁路在广清段停靠车次少,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状况。

  韦庆兰说,京广铁路(广清段)纵向穿越广清接合片区,途经清远连樟片区、清城区、广州花都区等重要发展平台。推动京广铁路(广清段)市域(郊)化,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产业园区与广州之间、产业园区与清远市区之间、产业园区之间的联系沟通,更有效地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推动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她建议,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适当增开京广铁路(广清段)“点对点”旅客列车,同时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提升乘坐体验。

  2023年3月8日,三八妇女节,阳山县阳城镇青山村,女士们在桃园游玩。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许明辉 摄

  原标题:《关注全国两会 在清全国人大代表接过“接力棒”,继续为“三铁工程”鼓与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广清青谷”计划3年有望增万个就业岗位

“广清青谷”计划3年有望增万个就业岗位

  南方网讯 日前,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清远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下称“广清青谷”),在清远市广清产业园揭牌。作为促进广清区域产教融合的新型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广清青谷”有望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为青年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启动仪式上,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未来3年内,‘广清青谷’计划有望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专业中高级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广清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

“省”字头现代农业产业园扩至7家!清远力争年内实现产业园覆盖到每个县

“省”字头现代农业产业园扩至7家!清远力争年内实现产业园覆盖到每个县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19年全省首批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记者梳理发现,继2018年连州市菜心产业园、英德市红茶产业园等4家产业园成功入围名单后,此次清远又有3家产业园挂上“省”字头。   清远挂上“省字号”的7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作为“富民兴村”产业发展的“战斗堡...

“虎劲”十足!广佛(佛冈)产业园区入园企业陆续投产清远日报-清远Plus

“虎劲”十足!广佛(佛冈)产业园区入园企业陆续投产清远日报-清远Plus

  11月26日,佛冈县广佛产业园的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科威)在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一块块岩棉从生产线出产。   洛科威总部位于丹麦,洛科威广佛产业园工厂引进行业蕞先进的电炉生产线和离心机设备,实施洛科威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蕞为严格的环保要求,打造成为业内领先的绿色工厂,建成后将每年为国内外提供高品质的岩棉节能保温材料5万吨...

事关省职教城10万学生就业!清远市政府与高校面对面交流

事关省职教城10万学生就业!清远市政府与高校面对面交流

  7月8日,市政府与省职教城10所高校举行校地对接座谈交流会,加强校地对接,推进教、科、产、城融合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强调,人才是头部资源,省职教城是清远蕞靓丽的名片之一,市政府将增强决心和信心,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和各个院校一起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省职教城打造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高地。   听取了10所高校负责人对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产业园区兴农百亿产业强市|清远现代农业“进阶之路”

产业园区兴农百亿产业强市|清远现代农业“进阶之路”

  “头部产业增加值为131.03亿元,同比增长8.4%”,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清远市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头部产业增加值增速远超第二、第三产业。   农村人口27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6%;耕地保有量438.73万亩,排在全省第二位……地处环粤港澳大湾区头部圈层的清远,立足产业强市,近年来着力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

做强产业共建平台清远争取三年各园区形成主导产业并有龙头企业引导

做强产业共建平台清远争取三年各园区形成主导产业并有龙头企业引导

  9月15日,清远市召开全市产业共建大会,传达贯彻全省粤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暨产业共建工作现场会精神,加大力度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对口帮扶、深化产业共建等相关决策部署。   当前,清远产业共建迎来持续升温加码的“窗口期”。广清县区对口帮扶关系调整为广州开发区对口佛冈和广清产业园,白云区对口英德,越秀区对口清城区,花都区对口清新区。这对清远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先立后破再育新动能

先立后破再育新动能

  产业迎来“金三银四”的传统旺季。   “现在是工人挑老板。广州各地的制衣厂、清远的园区,都来这里招人。”年后从湖北老家回广州海珠的老杨发现,鹭江球场建了可容纳数百人的新招工广场,还搭建了大型棚顶,日晒雨淋都不影响招工。   一旁的广州国际轻纺城,去年底迎来全国首个纺织时尚中心落户。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面料、辅料、家纺等产品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