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石水镇土地整治经验可供借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横石水镇土地整治经验可供借鉴
“田成方、路相通、渠成网”,这是英德市横石水镇土地整合的明显成效。近年来,该镇以党建统领基层各项工作,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兴村活力,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耕地整合治理,全镇农田基本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土地整合的速度、质量和成效均走在英德乃至清远市前列(详见12月13日《南方日报·英德视窗》)。
土地整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前,各地正在着力推进此项工作,纵观横石水镇的土地整合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能人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有些工作在推进中受阻,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的“领头雁”是关键原因。横石水镇注重挖掘和培养乡村“能人”,在村级换届选举中重新构建基层党组织,启用党性好、觉悟高、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事实证明,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有效克服了本领恐慌、“职业倦怠”,活力增强,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力求实效。农村工作与群众面对面,涉及各方利益,要找到突破口,必须要精准、精细、精确。在大多数工作中,遵循从点到面推开,力戒虚功,力求实效,让事实说话,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正如报道中提到的,“只要给村民们算清楚这笔账,让他们看到整合后实实在在的好处,用不着担心他们不同意整合”。耕地整合后,实现连片种植,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力效率,村民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效果立竿见影,事实胜于雄辩,村民的主体作用自然发挥出来了。
因地制宜。同样的工作,由于镇村情况不同,工作方式方法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脚踏实地找对策,因地制宜想措施,确保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土地整合过程中,横石水镇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和各村实际,以“集体经营型”“沿革历史型”“集体与个体结合经营型”和“互换并地”四种方式,成功整合耕地3万余亩,基本实现一户一地或一户两地的整合目标。这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全镇各村情况的不同,分门别类采取措施一一化解,不但让群众易于接受,也减少了矛盾,有效推进工作。
此外,横石水镇还充分发挥激励的杠杆作用,提振村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发挥涉农资金整合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让资金效益蕞大化,整合效果蕞优化。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原则,选定村民整治意愿强烈、耕地基础条件较成熟的经济社列入整合治理项目。这种做法容易成功,而且也可以逐步形成村与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争先意识,发挥先进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生动局面。
本期统筹:焦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