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位居榜首!《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大湾区产园速递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深圳位居榜首!《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大湾区产园速递
(1)深圳位居榜首!《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
近日,在西丽湖论坛主论坛现场,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今年深圳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头部。
“城市绿色竞争力”指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创造物质和生态财富、增进社会福利,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强调包容度、协调度、持续度。
《报告》测算了2021年全国289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指数。结果显示,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上海、珠海、广州、杭州、南京、长沙、厦门、宁波。根据历史测算结果,2018-2021年,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长沙一直保持综合指数前十强。北京和深圳连续4年稳居前两名。
(2)1713亿!清远与央企及省属国企签战略合作
近日,清远市与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清远市政府分别与6家中央企业,以及5家省属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清远德晟集团和清城、佛冈、连南等县(市、区)政府分别与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中央、省属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天签约总金额1713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朱雄表示,清远具有区位、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国家能源集团将把清远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一个区域,加大资金等各方面资源投入,在清远地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项目。据悉,该公司此次与清远签约合作总投资额超280亿元。
2021年,清远市印发实施了《清远市“大招商”工作机制》《清远市重点招商项目动态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逐步构建“大招商”格局。2021年招商引资总体情况良好,1—11月全市新引进项目数250个(含框架协议),投资金额合计752亿元,环比上升13%,其中新动工数量136个,投资金额约312亿元,环比上升41%;引入亿元以上项目98个,投资主体包含了华润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3)总投资100亿,江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引入8项目
江门市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如今已成为省级化工专业园区。今年前8月,该园区新引进项目8个,总投资额约100亿元,芳源新材料、东洋油墨等一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
过去5年,江门市7个重点园区(国家级、省级)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500个,完成投资近2900亿元,省级产业园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门提出“园区再造”和“工业振兴”工程,规划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组团发展。
北组团拥有目前国家唯一设立的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主攻中欧合作,目前已吸引17个欧洲国家131个欧资项目落户,累计投资超150亿美元,其中不乏法国电力集团、德国巴斯夫、英国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东组团主攻深圳江门合作,承接深莞产业辐射,对接前海,引进了德昌电机、麦克韦尔等制造业项目。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目前已建成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澳葡青年创业园、澳葡贸易产品交易平台等加快建设。
优质企业正在产业园区加速集聚,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硬件上,园区基础配套日趋完善,今年1—10月,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资181亿元。软件上,政府扶持政策全方位护航,园区推行“一个窗口”一站式办理服务,推进并联审批,园区一般性工业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不超过45个工作日。
(4)2025年5G用户达到56%,《“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发布
12月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简称《规划》)。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高到10%。
《规划》要求到2025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从2020年的85提高到95,并明确数字设施、创新能力、产业转型、政务服务四个方面十六个具体量化指标。其中,数字设施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网民规模从2020年的9.89亿提高到12亿,5G用户普及率从2020年的15%提高到56%,1000M及以上速率的光纤接入用户从2020年640万户提高到6000万户,IPv6活跃用户数从2020年的4.62亿提高到8亿。
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2.7件提高到5.2件,IT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从2020年3.5%提高到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2.35%提高到3.2%,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7.5万家提高到45万家。
产业转型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高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的48.3%提高到60%,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从2020年的13.1%提高到30%,网上零售额从2020年11.76万亿元提高到17万亿元,信息消费规模从2020年的5.8万亿元提高到7.5万亿元。
政务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从2020年的80%要提高到90%,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从2020年的4亿提高到8亿,电子社保卡申领率从2020年的25%提高到67%,电子诉讼占比从2020年的18%提高到30%。
(5)增速超20%,《“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超20%,到2035年,机器人将成为人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显示,2016年-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我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蕞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资讯综合自:南方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网、深圳特区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