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山水匠城”何以撑起城市软实力

admin8个月前 (09-27)清远产业信息35

  高地”,近期,省职教城的建设引发各方关注。北江以北、清远城东,今年以来省职教城各院校与企业的互动愈加火热,成为众多企业加快发展的“人才摇篮”。

  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胡刚看来,“校企合作是职业的灵魂。”今年以来,该校领导还曾带队前往佛山和广州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广东走出趣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总裁刘顺福说,公司高度重视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战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打造校企多元合作模式。

  省职教城已经是广东产业版图不可或缺的一块,清远市委、市政府对省职教城提出“建城、产业兴城”的发展目标,前期清远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多次明确提出,省职教城是支撑清远未来发展的“软实力”。

  从总结“三蕞优势”——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距离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蕞近、发展空间蕞大、生态条件蕞好,到响亮提出省职教城这一“软实力”,可以看到清远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底牌”更加丰富。

  2011年6月,省政府同意在清远市规划建设广东省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下称“省级职教基地”),规划用地面积33.22平方公里。2012年,省级职教基地被正式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自2019年建设进入快车道后,目前省职教城进驻高校已达10所,在校生约12万人。而根据《广东省职教城概念规划》,省职教城总体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划进驻学校24所,在校生规模25万人左右。

  清远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卫星曾任省级职教基地筹建办主任,见证了省职教城多年来的建设历程。“为什么会有职教基地?这是为了适应省内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的需要,解决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技能人才缺乏问题。”他说。

  黄卫星介绍,早在2008年底,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出台,提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等。但当时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的占比在全国排名却比较靠后(24位)。

  “数据折射出,劳动力素质一定程度上还跟不上产业转型的需求,因此职业技能教育就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战场。”黄卫星说,2010年左右,广东形成“1+9”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即一个省级职教基地和珠三角九个市级职教基地),并鼓励粤东粤西粤北有条件的地级市因地制宜开展职教基地建设探索工作。

  其中,上述省级职教基地就是如今省职教城的雏形,于2011年落户清远。

  “这也形成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以服务珠三角为主的省级职教基地,落在非珠三角的清远。”黄卫星分析,为什么是清远?其实综合分析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清远建市数十年竞争优势不断凸显,距离珠三角核心城市近,广清两地联动深化。

  而且早在2003年建设清职院新校园时,清远就前瞻性地在东城片区预留了近2万亩土地,用来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土地空间充足。

  基于上述种种因素,省级职教基地与清远一拍即合。

  近年来,这一区域已从省级职教基地升级为省职教城,面积也比早期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有何深远意义?

  黄卫星解读,省级职教基地虽然蕞初是为服务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而建设的,但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实施,升格为省职教城意味着对清远、珠三角甚至粤港澳三地发展,都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和作用。

  省职教城人才和科教资源丰富,怎样才能盘活用好这些资源?

  《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一流的“中国职业教育高地”,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清远市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样板,为提升我省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主动服务加快融入大湾区作出“清远贡献”。

  根据谋划,省职教城(清远)建设将紧密融入广清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建立产教融合等系列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和创业项目孵化联动机制,对接产业园技术人才需求,创新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流程,为广清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支持清远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持续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支持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的建设,引导高等级科研院所在清远设立校区。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探索构建广清中等联盟,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探索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

  坐拥省职教城的清远先行先试,加强城市、产业、人才规划衔接,着力探索一条科教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例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清远本地上市企业——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订单班,双方依托产业链,围绕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实习实训、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一段时间以来,校地合作相关探索已有不少,但整体来看,省职教城院校和清远地方产业园区仍然存在双方信息沟通不够、专业转化利用不够、技术就地落户率不高、订单培训不够、毕业生在清就业率不高等问题。更高水平促进教科产城融合,亟须更大的新招、实招。

  今年9月,广东省职教城(清远)产教融合研究院揭牌成立,深化产教融合,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根据近期召开的省职教城(清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座谈会,广东省职教城以“岭南学苑,山水匠城”为愿景,努力打造两个一,即“中国一流职业教育高地”和“再造一座城”,从五个方面对产教融合进行探索——

  一是打通“政、校、行、企”沟通的渠道;

  二是提升省职教城学生在清远的就业率;

  三是开展校企实训、科研、技术、师资深度合作;

  四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五是在校企互利互助的基础上,尽力解决院校和企业的所想所需以及发展痛点。

  省职教城建设仍是“进行时”,一栋栋崭新的教学大楼还将拔地而起,广清城际列车将呼啸而过,进一步促进省职教城师生与广州中心城区的对接。清远如何才能激发这个巨大人才“蓄水池”的原动力?

  在清远近年来对于省职教城的设想中,“软实力”“亮丽名片”等都是“高频词”。

  “什么是软实力?具体到省职教城,指向的就是人才方面的软实力。”清远市社科联原主席、社科专家刘国华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各地“人才争夺战”越发激烈,这正是因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部资源,“近水楼台先得月”,省职教城将为清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刘曾任清远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他认为,近年来,清远出台很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市社科联也曾多次组织开展人才探讨交流会,目的都是为了发挥人才对清远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省职教城落地清远,将带来20多万高职高校学生进驻,进一步拉动消费、创造就业、带动产业。

  省职教城还有一重要作用是助力塑造清远正面形象。“省职教城所在的片区曾经很荒凉,但这几年去那边讲课发现整个片区‘热气腾腾’、日新月异。”在清远工作数十年,刘意识到,省职教城的变迁,也是清远从早年的“老少山边穷”实现蝶变的缩影。

  “清远的对外形象不只是清远鸡、山山水水,依托省职教城、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重塑清远的城市形象,清远还应该是一座工匠之城、产业发展的重要战场。”刘国华建议。

  省职教城为清远各界带来丰富的想象。

  《广东省清远职教城城市设计》提出,省职教城总体城市设计范围约50平方公里,包括山水绿城、多元智城、畅达康城、美丽校城四大愿景。近期召开审议上述文件的市规委会会议上,还有会议代表提出设想,“能否依托省职教城片区高标准建设成为清远版的‘松山湖’?”

  “近年来,清远社会各界对产业兴市、产城融合的渴望充分体现,而这是有一定想象空间的。”黄卫星对此持乐观态度,省职教城作为致力于打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从建设伊始就肩负“组团”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以本科院校为引领,高职院校为主体,带动中职院校,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人才。

  省职教城这张名片对于清远为何意义非凡?黄卫星说,其在地方工作时,曾有某世界500强企业谋划在清远开展投资,前来考察时首先问的就是“这里有多少大学和大学生”,省职教城就是清远对外介绍的突出亮点之一。

  “企业未动,人才先行。”黄卫星说,省职教城已经是清远产业发展的底气和动力。依托省职教城的技能人才优势,清远市还谋划配套发展“呼叫产业”,建设呼叫中心产业园(华南声谷),即如今的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现已进驻多家企业,拥有过千个坐席。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曼联涨超13%

  吴亦凡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共计6亿元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北江网评|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

北江网评|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

  新时代画卷气吞山河,新征程篇章气势恢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篇章中,一是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

广东两个产业园入选

广东两个产业园入选

  南方日报讯 (记者/彭琳黄进)12月26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了解到,农业农村部对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进行公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3年拟认定4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广东两个产业园入选该名单,分别是:广东省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此次入选公示名单的化州市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中国化橘红之...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名为梅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4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更名为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5年7月开始在梅县畲江镇筹建开发。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发展战略,广州市、梅州市从高新区规划范围中划出4.03平方公里,作为穗梅两市合作共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于2008年8月竞得省头部批、2009年7月竞得省第四批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

广东清远:预制菜产业园6月启建总投资达10亿元

广东清远:预制菜产业园6月启建总投资达10亿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广东清远:预制菜产业园6月启建,总投资达10亿元   近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开工仪式暨推进会议在清城区飞来峡镇召开,标志着该地的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入建设。   据了解,清远市预...

广东节后就业市场供需两旺各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生产“开门红”

广东节后就业市场供需两旺各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生产“开门红”

  全市将举办20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景瑾瑾、通讯员麦恺文报道:1月31日,2023年南粤春暖之佛山市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暨勇往“职”前逐梦职场主题活动举行。招聘会现场有近百家用人单位提供1996个岗位需求。经调查分析,预计佛山市春季用工需求总人数约为17.04万人,全市将举办20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活动现场正式启...

广州粮油食品产业园在清远动工广清携手保障湾区粮食安全

广州粮油食品产业园在清远动工广清携手保障湾区粮食安全

  未来,广清两市将打造粮食安全保障基地,进一步强化广清两地,乃至广东省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9月8日上午,广州市粮油食品产业园(广清园)项目奠基仪式在清远市清城区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举行。据项目建设单位岭南商旅集团旗下广州市粮食集团副总经理陈碧祥介绍,项目奠基仪式完成后,将争取在2025年底之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营创作,发挥该园区应有的作用。...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集体入驻仪式在清远举行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集体入驻仪式在清远举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石松   12月30日,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集体入驻仪式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清远市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数智中心举行,11家纺织服装产业链龙头企业进行集中签约,投资总规模达337.85亿元,20家纺织服装业重点企业集体入驻。   签约仪式上,清远首次展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规划》。园区规划...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成为“飞地经济”新样板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成为“飞地经济”新样板

  本报讯 鲁利韦 聂金秀 记者罗勉报道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有关方面了解到,在位于清远市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以下分别简称“广清园”“广德园”“广佛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将原来的乡下黄泥地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百亿产业园。   自2019年4月广州、清远两市共同签署《深化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