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强特色推动产业衔接引活水促进乡村振兴
蒲芦洲村的柚子树挂满果实;犁头村的泰国枸杞进入收获的季节;水建村香料种植基地,务工村民忙着采摘新鲜紫苏叶……走进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田野上的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岭背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做好产业衔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积极促进产镇融合、产村一体,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活水源头,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更高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
■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党委书记江国平(右)和蒲芦洲村村干部一起调研该村沙田柚的种植情况。
继201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后,蒲芦洲村沙田柚产业于2020年入选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对于不识蒲芦洲真面目的人们,这两块“金招牌”让人感受到乡村的魅力与活力。
“我们村蕞老的柚子树有150多年了。”蒲芦洲村党总支书记欧木养说,2016年以来,在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村里的沙田柚产业种植面积从2000多亩发展到5000亩以上,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收34万余元。望着树上的累累果实,他开心地说,从挂果的情况看,今年的收成应该比去年更好。
通过创新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蒲芦洲村建立了沙田柚“三变”示范基地。引导村民以土地、柚树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规模化产业发展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促进沙田柚种植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的农业特色产业。
“把柚子品质搞上去,让柚子卖个好价钱,既增产又增效,让村民持续增收。”身为蒲芦洲村的“领头羊”,欧木养先后获广东省“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清远市首批“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和阳山县“金牌领路人”等称号。
从昔日少人问津的贫困村到产业欣欣向荣的特色村,蒲芦洲村的华丽转身成为岭背镇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2020年底,岭背镇蒲芦洲村、莲花村、水建村三个省定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780户1485人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犁头村大面积种植沙田柚,种植基地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进入新阶段,岭背镇继续发力壮大沙田柚种植等特色产业,有力支撑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沙田柚是我们的主打产业,全镇种植面积约有1万亩。”岭背镇党委副书记易志全说,除了蒲芦洲村的沙田柚示范基地,现在犁头村也种植了1000亩沙田柚,其中,沙田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300亩,此外,黄屋村还在建设面积上千亩的沙田柚种植基地。
“这里的柚子特别好吃。”家住犁头村的唐海成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在佛山做物流生意,看到沙田柚产业越来越红火,在岭背镇领导的鼓励下,他在家乡投资兴业,在黄屋村租地种植沙田柚,“去年种了100多亩,全部建成后有1000多亩,同时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喷灌。”他还请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中有两名固定工人,每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
在犁头村,岭背镇引进企业建设泰国枸杞种植基地,占地约500亩,其中扶贫产业示范基地117亩。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脱贫户”模式,可为近40人提供长期就业岗位,务工人员每天90元,让周边脱贫户和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基地生产的枸杞嫩叶由企业保底回购,确保基地和农户稳定收益,推动绿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沙田柚等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岭背镇盘活了闲置的村小学,规划建设沙田柚等产品深加工项目,预计蕞快可于今年底建成。这也意味着,岭背镇沙田柚等产业从种植开始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
■清远市岭背镇水建村300多亩紫苏叶产业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岭背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建融入镇中心工作。
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化设置,加大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力度,岭背镇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加强队伍建设。结合“青苗培育工程”开展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加强对“金牌领路人”动态管理,实施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目前,全镇村“两委”干部中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7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比例达100%。
岭背镇在全县率先试行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度,将28名党员干部派驻到全镇28个农村党支部任党建指导员,助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开展。推行“初心夜校”制度,激发内在动力,2021年已举办了12期次“初心夜校”培训班,参训党员干部达1300余人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以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活水源头,这是岭背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工作思路。近年来,岭背镇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目标,培育壮大蒲芦洲村沙田柚产业、水建村有机香料等一批有岭背特色的农业产业。去年,有机香料产业被列入阳山县2020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头部批)。通过盘活整合“小”“散”农户资源,提高“一村一品”品牌效应,实现从产业帮扶到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
■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坑口村打造公园生态美丽徽派建筑乡村,艺术墙成了小朋友蕞爱玩耍的地方。
目前,岭背镇正加快推动沙田柚等特色产业向集中连片发展、群众普遍受益转变,促进产镇融合、产村一体发展。争取用三年时间,在沙田柚种植1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2万亩以上。与此同时,就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镇、村,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实现稳定收入来源。坚持市场导向、久久为功,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富民兴村。
■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坑口村山水环绕,环境优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编辑:曾贵真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