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不竭动力。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高新区“3+1”主导产业体系,围绕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等特点,在培育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园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激发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抓大育小、梯度推进。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努力成长为“单打冠军”“配套专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打通进阶式成长“快车道”,努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结合园区实际,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做好企业申报培训和服务工作,并与科技、税务部门联合成立专家组靠前指导、提前预审,提高申报成功率,一批批具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企业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清远高新区成功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拥有高企数159家,有58家企业申报高企,预计高企数达170家;205家企业通过2023年(1-10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区内各企业申报广东省科技项目1项、清远市科技专项1项,拟申请项目资金1700万元;科技项目立项数15项(其中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7项),立项金额共1665万元。
强化政策支持、要素保障,能够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2023年7月31日,是“创新清远”科学技术奖申报材料提交的蕞后一天。作为全市科创领域蕞高奖项,清远高新区内共有9家企业报名,是参与度蕞高的产业园区之一。
“技术创新和认定层面开花结果,既有企业专注创新的决心,也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此次申报的9家企业之一。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清远高新区会在申报前夕对企业的在研项目进行科技评估,按照技术创新型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等条件筛选出重点企业进行精准指导。
2023年9月,“创新清远”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聚石化学获得工程技术与农业科学类进步奖一等奖;容大和一生自然获得科技成果推广奖;朱红芳(聚石研究院)、刘华夏(普塞呋)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
这只是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强化服务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一处缩影。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出台《清远高新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清远高新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清远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在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积极推动和协调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2023年,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评审资金1771.02万元,受惠企业220家(次)。推进“清远高新区科技业务综合平台”建设,为科技项目管理、政策兑现打造平台载体。
发展新型工业化,同样需要关注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
2022年,清远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成为粤东西北唯一入选园区,并在省内率先建设知识产权协同运营(综合服务)中心,在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精准服务。
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累计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12次,参训人数超2000人次,营造知识产权发展良好环境。
创新求变,硕果累累,清远高新区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辖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截至2023年11月,高新区专利授权量共909件,其中发明专利264件,同比增长25.7%;辖区内企业获省、市级知识产权项目立项3个,立项金额共103.9万元。
此外,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还与高新区有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动,积极开展“小升规”、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业匹配度提升、科研助理岗开发与落实、项目跟踪服务等工作,打牢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创新性既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点,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加快重塑竞争新优势,离不开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高的创新效率。
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努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前沿科技新成果持续涌现。
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围绕“3+1”主导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校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研发平台,如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知名高校,建有5家校地合作平台。2023年上半年,高新区科技信息局推动先导薄膜成功被认定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另有8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清远高新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全市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得益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助力,从一个科研成果孵化出一家科技企业,而这些企业又不断涌现出前沿科技成果的案例,在清远高新区层出不穷。
天之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孵化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张新定说,依托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这个平台,项目团队通过技术入股,成立了企业。目前,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量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量子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台套量子微波测量系统。
前段时间,天之衡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效应的太赫兹相机。据研发人员介绍,国际上目前只有少数几个课题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的科研人员已经率先开始了原子太赫兹相机的商用化进程。天之衡公司成功研发出原子太赫兹相机,标志着中国的原子太赫兹相机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
如果说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那么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供需对接,则是推动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有效实践。
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技术交流会、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双方搭建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攻关、人才培养等活动,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2023年5月,清远广大协同创新研究院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这是该研究院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产业论坛,也是推动科研成果在清远“落地开花”的重要体现。30多位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与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化工、高端制造等行业优势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清远高新区落地转化,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展望新的一年,清远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将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健全科技创新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新区集聚,为实现高新区“三大愿景”目标、打造“3+3”百亿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下好科技“先手棋”,赢得更多发展主动。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2024年清远高新区“项目建设年”之际,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将以大格局硬担当,奋力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大庆市数字政府创新应用培训会大庆高新区专场召开
合肥高新区连续发布实施多项国际标准
益阳高新区开展文润高新丰富活跃文化生活“迎新春”书法活动
临江高新区(钱塘区)举行杭州市“高企政策进园区”首场活动
济宁高新区获评山东省2023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市、县)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绵阳高新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市委决定:谭岗任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新余高新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重要人事任免!
烟台高新区:用心用力用情抓服务 让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弋江区(高新区)发布复工复产企业疫情处置应急预案
长沙高新区:全力以赴推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开工建设
宝鸡高新区召开干部大会 宣布市委关于干部任职的决定
弋江区(高新区)发布复工复产企业疫情处置应急预案
新余高新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重要人事任免!
十年友谊!十倍反赠!无锡新吴回赠日本丰川5万只口罩!
南宁综合保税区 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药谷持续擦亮中药文化金名片
“碳”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技术赋能双碳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2023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举办
国内首个元宇宙产业专利池启动并实现首批专利开放许可
创业
潮品
研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