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消杀防疫、排查房屋安全……清远各界齐心协力、共建家园
随着清远多处洪涝灾害严重地区的洪水退去,灾后的防疫消杀工作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6月22日—25日,广东省卫健委派出专家组,联合清远市卫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专家共同做好汛期灾后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
省专家组抵达清远后立刻召开灾后防疫工作座谈会,详细了解清远受灾情况和前期消杀工作的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就灾后疫情防控、环境消杀、钉螺和病媒监测、饮用水监督等相关工作进行磋商,随后前往市应急管理局、清城区飞来峡小学等地,了解清远市水情及受灾情况以及转移群众的疾病监测情况。
6月24日,市卫生健康局和市疾控中心陪同省专家组运送一批灾后消毒与宣传物资前往阳山县,专家组先后到受灾较严重的岭背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水口隔离点、青莲镇卫生院、青莲镇水厂、青莲镇街道等进行现场查看,了解各单位受灾情况、灾后疫情防控、饮用水安全、复工复产和消杀等工作开展情况,对于疫情防控、复产和消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到灾区实地调查受灾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6月26日,记者从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全市汛期受灾房屋鉴定排查工作已经启动。各县(市、区)正在组织灾后项目梳理及申报,抓紧布置安排农村水灾受损房屋排查、鉴定和重建各项工作。省、市房屋安全鉴定专家22组共66人已抵达此次受灾蕞严重的英德,为当地灾后房屋安全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截至6月25日,专家组在英德共排查1257户房屋建筑,其中评估为观察使用的有354户,处理后使用的506户,停止使用的 397户,涉及英德东华镇、白沙镇、桥头镇、英城街道、沙口镇、横石塘、大站镇、浛洸镇、大湾镇、下太镇。房屋停止使用原因包括地基被冲刷淘空、房屋倾斜沉降大、上部结构局部坍塌、生土房开裂等问题。
住建部门提醒,要密切关注地质条件变化,及地质变化对建筑物、构筑物承载力的影响,防止因地下室、储蓄水池、污水池等周边水力平衡破坏而引发次生灾害。在重建工作后期,要进行评价验收,更好地去保护房屋质量安全。
“我家来水了!”“路面积水都排干了!”“在村里的亲戚都联系上了,他们都说目前一切都好!”英城街道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重心转向救灾复产重建家园。街道党工委加强和组织各村(社区)做好彻底清洁消杀工作,全力以赴全面加快复工复产复课。
“早点把淤泥垃圾清扫完,我才能早点开门营业呀。”在富强路经营便利店的张女士在22日晚退水后,就争分夺秒地开始清扫淤泥垃圾。
各村(社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村中灾后环境卫生大整治和防疫大消杀行动,对道路进行清淤疏通,保障退水通畅;村民也热心地帮助村干部把垃圾淤泥运到集中堆放点,干群同心奋战。
除此以外,村干部对村中水浸老旧危房、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全覆盖排查,对受灾房屋、电路、桥梁、道路水源等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为村中复工复产绷紧“安全弦”。
自街道党工委发出灾后复工复产号召后,除党员干部外,支援民兵、群众志愿者和社工积极响应,全力帮助英德英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灾情较重的几个村居,虽然积水已退,但村道上堆积淤泥、落石塌方、垃圾杂物。在村民家,在道路两旁,在村委门前,民兵积极清除淤泥,努力恢复其昔日容貌。
“同志们,我们再加把劲,路面淤泥碎石很快清理完成了。”趁着天气晴好,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黄火炎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顶着暴雨过后的烈日,积极开展清淤工作。
连日来,大崀镇开展清障清淤、恢复交通、恢复电力、修复通讯、水利工程、恢复生产等工作。干群同心协力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重建大崀镇美好家园。
据不完全统计,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大崀镇已出动挖掘机、大型推土机清理淤泥,20多个路段恢复交通,12个受灾村小组恢复电力,30个受灾村小组恢复了通信信号,并对500多间受浸房屋进行消杀,对80多处损毁水利设施进行修复。
综合自清远日报、英德发布、阳山发布
2022年6月27日,连州市区廉泉公园的池塘里,一只蜻蜓立在草尖上。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傅祖学 摄
原标题:《灾后消杀防疫、排查房屋安全……清远各界齐心协力、共建家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