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小江镇: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网格员”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阳山小江镇: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
本网讯今年以来,阳山锚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小江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为全面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拓宽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网格员”模式,依靠党建引领,哨点前移,强化履职,全面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有效监督,促使更多、更好、更实的建设项目落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小江镇人大主席团以高质量项目落实为切入点,在乡村振兴办、经济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项目基地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点,以人大代表、纪委、财政所工作人员为联系点成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网格员”的作用,对拟定项目进行前期调研,经过论证,形成调研报告,向党委汇报。经过镇党委会审议通过后再进入项目库实施,为党委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促使更多、更好、更实在的项目落地,使高质量发展有方向、有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蚕桑养殖是小江传统特色产业,过去只局限于农户分散养殖,经济效益不高。该镇人大主席团通过调研,引入沙寮村致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特色蚕桑养殖项目,采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拓展,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的增收,推进小江镇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镇人大代表陈志兵了解到规模化养殖厂房难以解决,将收集问题向镇党委反映,经过镇党委会议审议,将该项目进入项目库,并利用闲置旧学校,通过招拍挂方式解决项目厂房问题。
“想不到项目这么快能办下来。感谢人大代表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沙寮村民邓永丰是该项目负责人,他竖起大拇指,发出由衷感慨。目前,蚕桑养殖项目已经顺利投产,现沙寮村蚕桑种植面积约1000亩,在建小蚕共育室2890平方米,并已聘用约30位村民参与工作。基地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发展二、三产业,打造丝绵被生产及打造集民宿酒店、科研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蚕桑产业示范基地。蚕桑产业发展项目还解决了沙寮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带动小江镇经济发展。
阳山西洋菜是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旱地西洋菜种植是阳山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之一。小江镇人大主席团发动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全力推动。
小江镇人大代表毛伍娣发现小江塘冲村塘冲村委会下洞村地理环境优越,海拔高度、地势以及充足的水源非常适宜种植旱地西洋菜。她主动牵头,迅速行动,与网格团队成员入村宣传发动,整合土地。目前,塘冲村种植旱地西洋菜约200亩,下一步,将加大推动旱地西洋菜的种植,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促进小江镇产业发展。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镇自然资源所、农业部门进行现场调研,对旱地西洋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得出意见,并现场解决田头冷库的选址问题。
小北江贯穿小江镇全境,水质优良。如何做好、做活水文章,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人大代表成建欢成立欢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高端水产养殖业。他投入200多万元养殖成品刺鳅约二万尾,预计年孵化高端淡水刺鳅鱼苗数量可达300万条。今年,该公司已获得300万条刺鳅订单,价值高达1500万元。“接下来,我们将采取公司+农户的运动模式扩大经营,带动农户增收。”成建欢表示,预计将带动200多家农户发展高标准高端鱼类养殖和绿色产品。
在小江镇,每年进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的项目,既有传统特色项目,又有惠及民生项目。项目入库后,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联络点成员进行跟踪监督。从项目的进入、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入手,督促严格依法依规走足程序,不偷步、不漏步,确保项目进入规范化。对实施的项目,镇人大主席团定期促进度、看质量,收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形成书面材料,提交镇党委会议审议,研究解决办法。
通过人大代表进点常态化、实效化开展活动,对项目进度、质量、资金进行监督,使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到实处,为小江镇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人大力量。
版权所有: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技术支持:清远市信息中心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