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西牛镇:专项整治撂荒地千亩荒地变良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清远英德西牛镇:专项整治撂荒地,千亩荒地变良田
清远英德西牛镇:专项整治撂荒地,千亩荒地变良田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朱新苗 刘海军
清远英德西牛镇赤米村原有300多亩撂荒地,这片土地高低不平、灌溉设施不完善,耕作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西牛镇筹措资金30万元,以整治这片撂荒地。通过整治,原本高低不平的撂荒地转变成一片“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良田。
事实上,为解决好“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矛盾,有效遏制撂荒地,夯实耕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后劲,西牛镇多措并举、统筹谋划,持续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不断盘活土地资源。截至今年5月中旬,该镇已完成撂荒地复耕数1136.54亩。
西牛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赤米村300多亩撂荒地改造成良田之后,村“两委”还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计划种植水稻。与此同时,赤米村还在全村公开选拔致富带头人,从中优选富有经验和精力的“土专家”担任合作社项目运营执行人。
据介绍,赤米村的上述举措也开创了西牛镇“以镇级奖补、合作社、经营执行人”的新发展模式,种植水稻所产生的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又添新途径。
要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必须规模化、机械化经营,降低耕作成本。撂荒地整合后,西牛镇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演示会,邀请英德市农机局现场指导,同时在360亩连片稻田中用农机有序进行水稻机械育秧播种、机械起浆、无人机洒药、施肥等水稻生产种植的机械化演示。
西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综合运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水稻种植奖补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探索建立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总结撂荒地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让荒地真正“活”起来、种下去,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真正变为群众的“致富良田”。
版权声明:本文由清远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